首页 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

第107章 炼制


道上呼呼大睡。
  石柔“穿着”一副仙人遗蜕,已能够行走自如。没了最后一颗困龙钉禁锢修为的谢谢,想要行走却比较艰难,但是坐在台阶上感受光阴长河的玄妙,还算可以。
  崔东山一个毫无征兆的鲤鱼打挺,猛然站起身,吓了谢谢和石柔一大跳。
  崔东山突然想起前些年那个名叫李柳的少女,在书院门口那边,对自己所做的那个恐吓手势。少女看似不谙世事,不知天高地厚。
  崔东山后仰倒地,扑通一声,嘴上哼哼哈哈,一次次出拳,啧啧道:“江湖共主啊,难怪心比天高。”
  崔东山又闭眼睡去。
  谢谢和石柔几乎同时转头望向东华山之巅。那边的光阴流水,不知为何仿佛染上了一层浩浩荡荡的金黄色彩。
  只是石柔一瞬间,就转头飞快瞥了眼崔东山。那天当陈平安说出“要再想一想”之后,她分明看到背对着陈平安的崔东山,满脸泪水。
  崔东山明明已经酣睡,却打了个响指。石柔顿时腹部如雷鸣,已经数百年不曾有过的感觉。
  崔东山转过头,笑眯眯提醒道:“可别在我院子里拉啊,赶紧去找个茅厕,不然要么你熏死我,要么我打死你!”
  石柔悲愤欲绝,飞奔离去。
  崔东山在廊道上不断翻滚,嘴上说道:“谢谢,你上哪去找一个会帮你擦拭廊道的公子,对不对啊?”
  谢谢只得附和道:“谢谢谢过公子。”
  崔东山趴在廊道上,以凫水姿势,从一头游到另一头,然后掉转身形,再来一遍,重复哼唱着:“蛤蟆不吃水,太平年哟太平年……”
  书院已成圣人坐镇的小天地,东华山之巅,又别有洞天。
  茅小冬运转大神通后,山巅气象,竟已是金秋时分。
  秋高气爽,陈平安坐于正西方,身前摆放着一只五彩金匮灶,以水府温养储藏的灵气“煽风”,以一口纯粹武夫的真气“点火”,驱使丹炉内熊熊燃烧起一丛丛炼物真火。丹炉突然间大放光明,如一轮人间骄阳。那颗金色文胆悬停在丹炉上方,缓缓下降。
  陈平安对此并不陌生,按部就班,以脱胎于埋河水神庙前仙人祈雨碑的那道仙人炼物法诀,驾驭起巴掌大小的一罐金砂,撒入丹炉内,火势更加迅猛,照得陈平安整张脸庞都鲜红明亮,尤其是那双看过千山万水的清澈眼眸,越发灵秀。那双曾经无数次烧瓷拉坯的手,没有丝毫颤抖,心湖如镜,又如一口古井不波不漾。
  那颗被城隍爷沈温从心口处“剖出”的金色文胆,在丹炉内起起伏伏,缓缓旋转翻动。
  既有那彩衣国数百年间善男信女,年复一年的香火浸染,也有文臣沈温死后,秉持一口真灵不散的浩然正气,还有与龙虎山大天师亲手篆刻的印章朝夕相处后,孕育出来的神性灵光,星星点点,如初夜天幕的粒粒星辰。
  众多天材地宝之中,以宝瓶洲某国京城武庙的武圣人遗物佩刀,以及那根长达半丈的千年牛角,炼化最为不易。
  陈平安心神安宁,只管步步稳当,步步无错,以“万物可炼”的那道仙诀缓缓炼化。
  曾经追随那武圣人戎马一生的佩刀,悬停在丹炉上空,逐渐消融,从刀尖处起始,熔出一滴金色水珠,坠入五彩金匮灶内,越到后面,水滴下坠的速度越快,串连成线,若是有人能够以内视之法,栖身于丹炉小天地内,再仰头望去,那串水珠便会像是一条金色的天河瀑布,来到人间。
  金主肺。而想要调养肺腑,修道之人,早已摸索出一条规律,气海、膻中与肺俞三穴,至关重要。
  陈平安呼吸之时,有意无意以剑气十八停的运转方式,让气机途经这三座气府,三座关隘顿时剑气如虹,随之外显的肌肤微微起伏,如沙场擂鼓,东华山之巅不闻声响,实则人身内里小天地,三处战场,充满了以剑气为主的肃杀之意,就像那三座巨大的战场遗址,犹有一个个剑仙英灵不愿安息。
  三十余件天材地宝的炼化,皆有先后顺序,必须在既定的时辰准时入炉,丝毫差不得,丹炉火候大小,更是不能出现偏差。
  茅小冬此刻作为坐镇书院的儒家圣人,可以用纯正秘法出声提醒,而不用担心陈平安分心,以至于走火入魔。只是陈平安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陈平安始终聚精会神,心无旁骛,以仙人炼物道诀将一件件天材地宝由实化虚,以水府继续灵气和一次次新生的纯粹真气,小心翼翼驾驭丹炉的火候,以剑气十八停壮大三座气府关隘的“沙场”声势,由于炼化这颗金色文胆,涉及儒家修行,相较于寻常练气士的炼化本命物,还要多出一件天大的麻烦事,就是默默念诵一些与五行之金相关的文字,例如带有“西、秋、然”字眼的那些圣贤文章、诗篇,这些一大半是陈平安从竹简上自己拣选,小半是茅小冬当时在书斋的建议。
  这一关,在儒家修行上,被誉为“以肺腑之言,拜访请教圣贤”。
  茅小冬其实比较担心这道关卡。
  事实上之前初次去往大隋京城文庙,不但要取回山崖书院的既得分红,M.bOwucHiN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