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朕圣明没有用,强国还是靠诸位。靳贵。” “微臣在。” “谈下一个事情吧。” “是。” 按照议程,接下来就是盐。 运司的官、两淮的商人被‘强权’以撕裂的方式完全破坏,现在杨廷和和赵慎还在那个地方撑着,但官制被破坏,不能够无限拖下去。 接下来要怎么办,这个问题要很快回答,而且得回答好。 朝廷的目的、朱厚照的目的是希望两淮盐场运转正常、朝廷盐课收入能有所增长。不是把那群人抓起来杀了就完了。 尽管那很爽,但不做好善后就是灾难。 而善后的方法之一,就是尝试施行拍卖之法,将盐场交予盐商经营,尽快恢复正常。 其实所谓的两淮盐场,实际上是指淮北、淮南盐场,位置主要分布在东部海滨一带,从汉代开始这里就是重要的盐产地。 至正二十六年,太祖皇帝在这里设立盐区,共管辖29处盐场;成化七年,又发现一处古灶遗迹,因其‘地广水咸,宜设煎盐’,所以成化皇帝下令设立天赐场,这样到如今,两淮盐场一共有30处,共有灶户五万余。 到明代中期,两淮盐的官方产量在一亿四千万斤左右,弘治时盐引改为小引,一引盐大约是200斤(弘治前为400斤),所以换算成盐引,两淮盐场一年可产盐70万引,这远远高于两浙盐场的40万引和山东盐场的15万引,占大明一年300万引产量的近四分之一。 这还不算灶户私制的私盐的数量。 而每引盐的价格大约在0.7两左右,这样仅是正盐盐课大约就有50万两,除此外,还有些‘手续费’,比如支盐时,每引需纳0.05两,这些银子是‘存留司库,以备赈灶’,因而称为赈济银。 此外还有“科罚银”、“割没银”等。 可以说是苛捐杂税,名目众多。 总之乱七八糟加起来,明朝两淮盐课每年上缴60万~70万两银子,占据全国盐课岁入的约三分之一。 岁入比例高于产量比例,就是因为两淮盐最好,价格最高。 同上,盐课收入也无法计入被走私掉的私盐。 实际上按照泛滥到的‘无官不私’的程度来看,正盐之外的余盐比例会相当高。 兴许,朝廷这边拍卖一处盐场,某个盐场的盐产量就会翻上一番。 而如果盐商们以每引0.7两的银子报中,再加上缴纳各种‘苛捐杂税’之后仍然有得赚,那么可以合理预估拍卖的盐引单价可以轻易提升至一两。 平均来看,每处盐场每年正盐产量约2.3万引,计算进余盐,合理预估为3万引。分五年进行拍卖一年可拍六处,所以拍卖所得金额就可以达到18万两。 这个数字还需要乘以五,也就是一共90万两,朝廷才同意六处盐场的经营权交商人经营。 因为经营权一次五年,那当然就是收五年的钱!到底吃了几碗粉,这个账不能算错。 对于一家商人来说,如果他拍得一处盐场,大约要花费18万两白银,再加上一些成本算其20万两。出了这笔银子,接下来五年的20万引、4000万斤盐就归他了。 实际上每引一两的价格或许都低了,毕竟‘苛捐杂税’只在0.7的基础上加了0.3,比例稍低,大明的官僚们表现有没有那么好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刚开始,总归是慢慢来。一处盐场几十万两白银,在两淮盐商受过大伤之后,能拿得出这么多银子的估计也不多了。 而且盐商的成本不仅在于拍卖费用,他们也要支付为其产盐的灶户的工钱。 所以预估的单价1两一引以及产量从2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