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说道。 三兄弟相互望了望,又分别看看自家媳妇,一时都沉默了片刻。 屋子里的气氛静滞起来,李治国作为老大,咳了声首先说了,“爹,大家都是亲戚,既然求上门了,借粮是肯定要借的,但是……” “但是怎么借、借多少,还有以后来借粮的人多了咋办,这个要提前作出章程来。饥荒闹起来,到处都缺粮,找上门的人咱不能都借,不然自家人吃啥。” 李治国一气儿说完这些,看了看其他两个兄弟。 李治富夫妻俩点头附和,就是这个理儿,借一点应急没关系,但不能都给借、反复借! 他们家也是要吃饭的,粮食若是都借出去了,一家子人大大小小十几口吃啥? 李治民瞧了眼他媳妇,想着大哥说了肯定会借的,那大舅子这次来总不会空手而归。 至于借多借少的问题,他们家还有几个孩子要养呢,他也不会傻叉地嚷嚷着把家里的粮食往多了借出去。 说是借,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就是给出去了,能不能还上已经没指望。 对方若是个能干知恩图报的,过后等灾荒过去家里缓过劲有了粮,再来还他们就行。 如果是那等得了便宜还卖乖或者装聋作哑不还的,他们就当发发善心肉包子打狗了,以后这门亲戚要小心点处。 李治民经他大哥一提醒,热血冲头的脑子已经冷静了下来。 王月琴低着头坐在那儿没敢发表什么意见,而且心中有股窘迫的羞意,让她也不好意思提啥。 毕竟一家三个儿媳妇,她的娘家人厚着脸皮找上门借粮,总感觉低了其他妯娌一头。 钱春娥没啥意见,她虽然在外嘴皮利索不饶人,折腾劲儿也不小,但在家里的大事上她都听她家男人的。 并且她心里透亮着呢,在这种全家性的问题上,主要还是看公公和大哥的意思,以那两人的品性和头脑,即使借粮也不会借出去太多。 那她又何必在这种事上多插嘴呢? 钱春娥识时务地闭上了嘴巴,躲在一旁悠闲地嗑着南瓜子。 赵凤仙作为大嫂,家里下一代的女主人,那必须得说点什么发表发表看法,有啥话现在趁机说出来说清楚,以防到时候心里不舒坦影响家庭和睦。 “三弟妹娘家有难,咱们也不能冷眼旁观是吧,借粮给他们应急也是应该的,只是……”赵凤仙抿了抿头发,话音转了个方向。 “只是听红军叔说饥荒不是一时半刻能过去的,咱们也得多为自家孩子考虑考虑。”她家还有一双正在长身体吃的可不少的儿女,粮食没了要咋活。 钱春娥立即跟着点点头,她家孩子更多,两个小子的饭量都顶一个大人了,荷花那小妮子胃口也不小。 “老大家的,你说的和老大其实一个意思,我这心里也是这么考虑的,咱们借粮是借粮,首先得有一个宗旨,不能因为外人让自家人吃不饱。”李婆子最后声明道。 大家都说出了心里的想法,李老头点头做了总结,之后又讨论了后面那几个问题,最后做了以后家中借粮的章程出来。 第一,必须是重要亲戚才借。 这一点就刷下去很多人了,毕竟他们家亲戚基本都在李家村周围不远的村子里,都在神迹范围内,有山有水的不会到没东西吃的地步。 第二,借粮只借一次,再借没有。 救急不救穷,他们家粮食再多,也养不了一直缺粮不想法子找吃食活命的吸血虫。 第三,家里主要粮食不能多动,其他适当贴补。 一家子的口粮不能多动,不能借太多让自家人过后紧巴着过日子,借出去一点再适当地贴补些田野、山上的物产,比如野菜野果野物之类的就行,都是能果腹的东西。 第二天,李老头在天蒙蒙亮就起来了,带着三个儿子上了山。 王建业早起吃饭时还奇怪亲家兄弟咋都不见了,王月琴告诉他是给他弄粮去了,王建业心中感动不已。 他还以为能借几斤半袋的粮食回去,能给爹娘和孩子们撑上几顿就不错了,没想到人家这么上心,家里没多的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