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别跟我讲大道理

第112节


    ……

    “什么!张之洞直接开枪杀了游(行)的学子文人?”某个文学大佬大惊失色。

    他早就知道那些青年学子不停的游(行),总会闹出事来,但是在他的预料当中,张之洞顶多也就拿警棍敲几个人的脑袋,抓一批人进监狱,然后他们几个文化大佬出面发个电报,写封信,或劝几句,或骂几句,张之洞终于会老老实实的放人的。

    没想到张之洞竟然二话不说,直接杀了。

    这和暴君胡灵珊有什么区别?

    华夏的民主,就这么艰难吗?

    “先生,门外有人求见。”仆人道。

    “什么人?”

    “是从美国回来的,叫常凯申。”

    美国?先见见吧。

    “先生,我此来,带来了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先生的问候。”进来的光头青年微笑,“总统先生支持华夏的民主共和。”

    ……

    湖广称帝,上千向往自由和民主的、华夏最精英的文科学子血流满地。

    天下再次哗然,原以为华夏只有一个屠杀民众的胡灵珊,不想竟然又多了一个暴君。

    哪怕满清慈禧当政,也从来没有这么血腥的镇压过文人学子的示威。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清风不识字的满族都知道的道理,为什么曾经的满清重臣,东南支柱之一的张之洞,竟然反而不懂?

    更让人担忧的是,湖广民主新政府的颠覆,会不会是华夏处处称帝,处处称王的开始?

    难道华夏大地在经历了几千年的统一后,又一次要走向了春秋战国,诸侯争霸?

    开毛玩笑!

    就在全国为即将的动乱忧心忡忡的时候,一则电报转移了全国的视线。

    胡灵珊通电全世界。

    “本帝要干掉印度,谁挡路就干掉谁!”

    连华夏都没有统一的胡灵珊脑子又一次进水了?

    正文 70.睁眼看世界

    华国宣布对印度开战, 英国政府和印度大佬们表示淡定。

    华夏人习惯了语不惊人死不休,动不动“将军危矣”,和街头算命的极其类似,又喜欢七拐八拐,端起个茶碗竟然不是请喝茶,而是送客, 因此不能从表面的言语去理解华夏人,必须进行深刻的科学解析。

    比如, 胡灵珊向印度开战, 可以解释为配合德国,战略牵制英国。但是,怎么打呢?

    要开打, 第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两帮军队怎么面对面。胡灵珊的军队和印度不接壤, 简直是隔着千山万水呢, 胡灵珊的军队出发时养的猪仔, 等他们到了印度边境, 正好可以开吃大肥猪。

    这一点都不夸张。

    从江浙福建区域出发, 陆路到印度, 必须入蜀,蜀道有多难,看李白就知道了。

    这还算了,还有西藏高原,高原地区走路过雪山,这需要非常高的幸运值。

    从这几点看,英国印度总督认为,半年后胡灵珊能从陆路到印度边境,胡灵珊就一定开了挂了。

    不走陆路,走海路?

    全世界谁不知道胡灵珊连艘船都没有。

    “先生们,我们不用去理华国女帝的宣战,那是政治需要。”印度总督微笑,政治,一切都是为了政治。

    胡灵珊工人失业了,经济下滑了,粮食灾荒了,官员腐(败)被揭穿了,考试不及格了,总之,一定是有了巨大的内部矛盾,必须用外部矛盾转移视线。

    印度总督极其鄙视,这种手段太低级了。

    因为从法理上,华国根本不需要向印度宣战,双方早就处于战争状态了。

    英国早已向德国华国宣战,英属殖民地自动追随主君,无需再次宣战。

    “要不要我们也向胡灵珊施加压力,表明印度根本不怕胡灵珊?”有官员问。

    印度总督沉吟,倒是值得考虑,虽然没有什么政治价值,但是,等大英帝国干掉德国,回过头收拾华国,说不定能因此捞一些经济利益。

    “派一支印度士兵去宁波。”印度总督下令道,没必要派很多人,有个几百个意思意思就够了,印度已经派遣了100w军队去了欧洲,现在可空虚的很。

    “要严厉警告印度士兵,谁敢打了一半,忽然开始载歌载舞,统统皮鞭打死。”印度总督认真的道,跳舞民族真是够了。

    “砰!”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一个侍从快步走近会议室,对印度总督低声耳语:“总督阁下,金奈港遭到了华国的攻击。”

    印度总督瞪眼,不会搞错了吧,华国哪来的海军?

    ……

    十几天前。

    宁波。

    几艘英**舰悠闲的停留在港口内。

    大英帝国的海军从来没有打过这么舒适的战争,完全m.bOwUcHIn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别跟我讲大道理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