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点头,走到近前,道:“父皇那儿,我照着您交代的都说了一遍,父皇应了我过来,看他那意思,我往后也是想来就能来了。” 顺妃闻言,轻轻一笑。 这些时日,顺妃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 以前,她从未感受过这样的滋味。 哪怕是被皇上打入冷宫,她都不觉得日子难捱。 她很清楚地知道,晋舒儿腹中的孩子就是她的希望。 即便最初时,顺妃对晋舒儿有千万个不满意,但既然婚事成了,她也不做那等惹人厌烦的事儿。 接受现状,并积极适应,是顺妃自认的一项长处。 等晋舒儿生产了,不论男女,总归是皇上第一个孙儿辈的,顺妃极有希望就此走出这冰走出这冰冷的西芳宫,就算一时半会儿间走不出去,假以时日,一定可以。 可是,皇太后的狠心举措,几乎绝了顺妃的这条路。 从安国公夫人口中得到真相,顺妃当机立断,有了抉择。 只不过,摆在她眼前,最大的麻烦是,她的“与世隔绝”。 想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想借着各种时机做些什么,都成了痴心妄想。 为此,顺妃必须破局。 不得不说,她遇上了一位心善的皇后娘娘。 她想要见一见娘家人的请求,终是得了皇后的应允。 顺妃的母亲、忠勤伯夫人进宫来,母女两人大哭一场后,也把后头事情安排了个七七八八。 永宁侯与定国公一定会起兵。 皇上需要有人守城。 这就是他们忠勤伯府要抓住的机会。 不得不说,顺妃极其了解皇上,她很确定常年不参与朝堂要事的忠勤伯主动请缨,不会立刻得到皇上的信任。 因此,她安排上了赵启。 她把赵启该说的话,交代给了伯夫人。 忠勤伯府里头,要见到赵启,可比顺妃在冷宫里想见儿子一面,容易多了。 安排好了之后,顺妃就一直在等。 等得一日如隔三秋。 今日,她等到了。 皇上在金銮殿上询问守城人选,忠勤伯站出来,积极争取。 果不其然,皇上并不答应。 而赵启在得到这消息后,便去御书房外候着,对皇上说了那么一番话。 有情有义、有理有据。 皇上疑心再重,也不会怀疑赵启想见顺妃的心思,同时,也正是赵启对母妃、女儿的关心,让皇上能试着去相信忠勤伯的立场。 忠勤伯也是一位父亲,为了冷宫里的女儿,为了焦头烂额的外孙与体弱到要夭折的曾外孙女,他当然会努力。 再说了,在不久之后,秦胤一定会祭出“皇太孙”的大旗。 皇上要担心其他将领转投,他就更应该相信忠勤伯。 一旦皇位易主,忠勤伯哪有什么后妃女儿,皇子外孙? 顺妃只要让赵启去一遍遍示弱,就能一遍遍提醒皇上,他们是“一条船”上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之后,赵启能三五不时进出西芳宫了。 顺妃能尽快掌握外头状况,也能把所思所想通过赵启、传达给父母,而不是一座孤岛,而她在岛上迷雾里,看不清左右。 她总算,把最难走的那一步棋,走顺了。 深深地看着赵启,顺妃柔声道:“你做得很好。” 赵启的心噗通噗通直跳。 他已经有很多很多年,没有被父皇、母妃夸赞过了,反而是回回被指出这里不对、那里不该。 虽然他已经这个年纪了,都当了爹,可难得被母妃夸一回,还是让他很是激动。 “母妃,”赵启问,“秦家和林繁打回京城来,外祖父当真能拦住他们?外祖父去守城,真能行吗?” 顺妃握住赵启的手,道:“母妃也好,你外祖父也好,我们做的选择都是为了活得更好,让你、让你的妻子、女儿,让我们翁家每一个人,都活得更好。你不用担心我们是去做了什么牺牲,母妃没有那么傻。”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