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最醒目位置。 她翻到署名页——署名是一连串七个作者,全部用的真名,排列顺序和名字跟上一期一模一样。 李清一脑中一声锣响:duang~~~~~ 京剧里每有剧情惊天逆转,主人公得知意外消息时,便有一声大锣响——duang! 接下来,必然是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一连串渐疾或渐徐的小锣声。 李清一完全沉浸在自己充当悲剧主角的剧情里,脑中铙钹之声大作,完成没留意有人进屋。 来人是隔壁办公室爱买足彩的男编辑,他通知9点到8楼会议室开会,关于杂志社转企的座谈会。 一个同事问:“必须去吗?” 答:没说非去不可,就是个初期民意调查。 那个会开了两个多小时,李清一就在工位上呆坐了两个多小时。 也不是完全呆,她把两本杂志翻开、合上很多次。 这个重复的动作,见证了她心理活动的周期。思来想去,别无他法,最后一次合上两本杂志,她把他们卷成筒,拿在手上,威武雄壮地走去总编办公室。 按说逐级上报,要先知会编辑部主任。但编辑部主任是个无为而治的散淡森女,诸事过手不过心,多年来编辑部已经习惯了重大事项直接找总编。 十一点多那个会才散,总编回来时,就看见李清一把杂志攥成紧紧的一个小筒,笔直站立在他办公室门口,面壁一般。 “清一,你找我啊?”见李清一神色肃穆,他忙开门。 社长路过他们,开自己的门时,还微微侧头看了他们一眼。李清一如芒刺在背。 总编低头翻看两本杂志,和李清一一样,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翻开来确认。 他那无框眼镜的镜片想来价值不菲,反着钻石般的光。 李清一想到名侦探柯南,每当他的眼镜片反光,就是他的推理有了结论,接下来,就是揭开真相的时刻,凶手到底是谁? 她多么希望,总编的镜片也能助她拨开云雾。 总编放下杂志时,脸色彻底变了。 之前晓晓见识过总编发飙,跟李清一说,李清一还说想象不出来。 因为总编情绪稳定时,形容他的真的只有四个字:温文尔雅。 现在,李清一信了。 “怎么会这样?清一?” 他放下杂志的力道,介于“扔”和“摔”之间,两本杂志被李清一攥得紧,每一页都翻卷着,在桌上挣扎摇摆。 李清一没有在怕,她满脑子想的都是拨开迷雾,解决问题。 她是责任编辑,这是她负责的版面,全是她的作者。该她承担的责任,她一定会承担。 她嗓音微微颤抖,强迫自己直视总编:“我也是上午才发现,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还要再查找。” 说着往前迈一步,把送审的初稿放到总编面前。 那是李清一提交的初稿。 她也不打无准备之仗。 稿件没有美术设计,只做了基础的排版,主任和总编只对文字进行审核。那稿件附了审核单,有主任和总编本人的签字,认定过稿了。 总编翻开审核单,标题下面的署名是另外一串作者名字,与现在杂志上那一串没有一个是一样的。 李清一又退回一步,含胸低头,一副认错的姿态:“总编,这是我负责的版面,我会承担责任的。昨天和今天各有一个作者找到我了,问杂志上为什么没有他们的名字……” “他们看到样刊了?”
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