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也帮不上,只能坐在屋里气急败坏的骂人。 柳小六:“我真看错郭子怡那小子了,他就是一个地痞流氓,我还以为何愈能跟他是件好事,没想到,真是没想到,何愈可曾救过他一命啊!”他真想抽自己一耳刮子,错在他,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没看清郭子怡这家伙是人是狗。 有愧没说话,静静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从座椅上起身,将背脊挺得笔直,然后朗声对小红说道:“将车备着,我们现在就出去。” 她现在不能慌,这府里的丫鬟小厮,病着的何老头,还有城北那件砸烂了的药铺,上上下下将近十口人,现在都要仰仗她。她一定要让这个家好好的维持下去,然后想办法将何愈救出来,一起过个好年。 ☆、第23章 转机 一只小托盘上放着一只瓷碗,剩着半碗米,几片发黑的腌菜。 狱卒将托盘放在铁栏杆间的空隙里,手发着抖。 何愈静静地坐在冰凉的地牢里,将好的那一条腿盘起来,另一条无力地舒展在身侧,受伤的膝盖发着痒,像地牢里阴冷的湿气顺着他的皮肤渗进了骨头。他微闭着眼,下颚紧绷,嘴唇抿成了一条直线, 这种久违的疼痛让他感到有些陌生,似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么痛过了。 在之前的无数个同样阴冷而潮湿的雨天里,总有一个人,会像小猫一样趴在他的身侧,捏着拳头,帮他轻捶揉捏。 她的力气也不大,拳头打在腿上也软绵绵的,但她却很用力,一直捶到前额都出了一层薄汗,也不肯停下来,非要他握住这只执着的小手,小手的主人才会害羞极了地收回去。 他在想,现在他不在,她还好么?想到这里,何愈眼睛眯开一条缝, 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他第一眼看见的,是那名狱卒颤抖的手。 狱卒年龄不大,只有十四五岁,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官服松松垮垮地套在消瘦的肩上,臃肿极了。 狱卒将托盘放在地上,咳了一声。 狱卒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称呼何愈,若是以往,像他们这样的无名小卒,都该恭恭敬敬地管何愈叫一声大人,但现在何愈却已然不是。 他记得他曾见过何愈一次,那时他站在庭院外,透过敞开的门扉,窥来一眼。 那时,何愈穿着月白色长衫,跟郭子怡一起站在太守府的前厅里。郭子怡站昂着头,背却往里驼,像一只伸长了脖子的大公鸡;何愈站得笔直,一手背于身后,另一手自然地垂在身侧,像一只舒展的鹤。 明明是郭子怡站得更前,官职更高,可在场的人,不只是他,眼睛却总是不自觉地落在何愈身上。 狱卒张了张嘴,没有唤名,而是就门闩上的铁链摇得震天响,说:“喂,该吃饭了。” 何愈默默将眼皮合上,轻声说:“就放这儿吧。” 狱卒将托盘退了进来,说:“今天只有这吃,你可省着点,下一顿……”狱卒觉得自己口干了,他咽了口唾沫,说“下一顿,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狱卒说完起身,不再言语。他知道,这顿饭是何愈最后一顿了。 狱卒走后,何愈拾起托盘。他闻见饭碗里腌菜的馊味,还有那一股腌菜盖不住的药香。 何愈并不精通医术,但他是从药店里长大的,这样的耳濡目染让他的嗅觉和味觉比常人敏锐,他可以肯定这饭粒有毒。 可能是慢性□□,一天天,一点点,缓慢地将他毒死;也可能是剧毒,让他当场暴毙。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郭子怡一点都容不下他了。 何愈将碗里的饭草倒进干草里,然后将边缘拨拉平整,然后静坐在地牢里。 他将眼睛闭上,想象自己回到了家。 灶房里青烟袅袅,冒着白气的蒸笼揭开,里面是一只只又软又嫩的板栗软糕,他放了一块在嘴里,香甜极了,但他却不说。 *** 这是有愧第一次在街上发脾气,她像一个泼妇一样坐在太守府门口,说什么也不肯走。 她束起来的发髻有些松散,几缕长发落在了耳边跟肩上,衣服也在拉拽中扯得歪歪扭扭,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依旧大声喊道:“凭什么?你们凭什么?不让我去见他?他犯了什么罪,你告诉我啊?他犯了什么罪?!”“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簇拥在有愧周围,不敢离得太近,便无比默契地站成一只圆圈。 他们的眼睛发着亮,指指点点地欣赏这么一部大戏,他们说:“瞧瞧瞧瞧,这是谁啊?这不是何愈的娘们么?”“可不是,从乡下来的,没教养。”“怪不得,在大街上这么丢人现眼。” 太守府的守卫先招架不住了,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