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福弓着腰,小声笑道:“是五年前,那时唐大人好似才十五岁。” 赵辅想了想:“是国子监那次?” “正是那次官家去辟雍宫授课。” 赵辅:“你瞧瞧他,好像变了很多。”这次没等季福回答,赵辅就自言自语似的说道:“长高了,也没那般锐利稚嫩了。”倏然,赵辅哈哈大笑起来,惹得季福一头雾水,又不敢接话。笑了半天,赵辅笑得眼角全是皱纹,他终于止住了笑意,对季福道:“瞧瞧他,现在多像那王子丰!” 季福一愣,心道:哪里像? 但是他嘴上却连连道:“可不是,官家点明后奴婢才发现,像极了。” 唐慎回到勤政殿后,先去见了徐毖。徐毖是他的顶头上司,唐慎回来必须先去见他。徐毖见到他后,立刻让他坐下,还让他喝了碗酸梅汤。 徐毖:“盛京不比幽州,到了六月,烈日如火,你还习惯?” 唐慎谨慎地回答道:“下官已经回来数日,早已习惯了。” 徐毖:“你回来时,可曾见过宪之,他可还好?” 宪之是余潮生的字。 唐慎:“下官与余大人见过一面,余大人精神很好,也习惯了幽州的风土人情。” 徐毖点了点头,唐慎要走时,他开口道:“唐大人,既然你刚从幽州回来,便多看看幽州那边来的折子吧,也看得顺手些。” 唐慎恭敬地行了一礼:“是。” “往后怕也没那么多折子能看了。” 唐慎猛地抬头,只见徐毖正捧着一碗酸梅汤,目光温和地看着他。唐慎看不出徐毖背后的神情,他嘴唇动了动,只得告辞离开。 如徐毖所说,六月中旬,唐慎回勤政殿办差。没过三日,垂拱殿就下了一道旨令,任命唐慎为谏议大夫银引司右副御史,官阶四品。 这诏令一下来,众人虽说惊讶,但也都是意料之中。 唐慎今年才二十岁,他十六岁高中探花,四年内官升三品,已经是十分罕见。开平皇帝在位期间,也就一个王子丰升迁速度比他快,就连苏温允都是二十岁升了四品大理寺少卿,二十四岁才升了三品工部右侍郎。 唐慎在银引司办的差事很得赵辅的心意,所以他得了一个银引司右副御史的差事。谏议大夫是个文官虚衔,但这个虚衔意味着唐慎很有可能会再次升迁。 唐慎太过年轻,所以赵辅没给他一个三品的官职。但这道旨令赐下的同时,一道诏令千里迢迢去了幽州城,赵辅任命吏部右侍郎余潮生兼任银引司左副御史。 这就耐人寻味了。 同为银引司副御史,余潮生是三品官,唐慎是四品官。 赵辅这一行为在暗示着,唐慎虽说如今还是四品官,但他深得圣眷,几乎是隐形的三品高官。 余潮生是身为吏部右侍郎,兼任银引司左副御史。唐慎不同,唐慎是直接调任谏议大夫银引司右副御史。他不再是中书舍人,如徐毖所说,往后他不会再看那些送给赵辅的折子。唐慎在勤政殿没了一张桌子,但他却真正握住了实权。 到底是升是贬,一切就看赵辅的心意。 唐慎接过圣旨后,心中也是感慨万分:哪怕赵辅不知怎的突然显露颓色,他依旧是开平皇帝,那个把持朝政三十一年的大宋帝王! 唐慎身为银引司右副御史,他本该去远调幽州。但赵辅又给他安了个谏议大夫的虚衔,所以他不日便进了御史台,和其他御史丞、御史大夫共同办差。 唐慎和余潮生的升官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或者说,许多人更注意到的是王溱的官权被这两人分割走了一块! 朝堂上,王党风头太盛,自然有敌派党羽。 知道这件事,有人在背后拍手称道,觉得大快人心。有人却十分疑惑,甚至千里迢迢写了一封家书回京,托人把随着家书捎回来的信送到自家老师手上。 徐毖收到余潮生的信,笑着摇摇头。他拿了毛笔,回了一句话,送回幽州。 余潮生接到信后打开一看,只见信上轻描淡写地写着一行字—— 『丰之深得圣心,宪之数倍比之,而不能及也。』 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