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龙门范府小说

第六章


大臣与你饯行!” 范钟把头摇成拨浪鼓,“不可,不可。皇上应该知道老夫品性,生性孤僻不喜热闹,大臣中不凡有与老夫政见不合者,‘道不同不相为谋’,还是不见落得干净!老夫准备明日五更出发,皇上龙体保重!”?
  ? ? 皇上见劝不住范钟,吩咐御医号脉检查身体,临别送些千年人参、鹿茸、灵芝等贵重药材惜惜相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二二
  ? ? 贾似道这一闹害得范钟一行人在临安驿馆过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就着朦胧的月光就上路了。一路晓行夜宿走走停停到了第三天傍晚才到婺州府,地方名流敬慕范钟为人,听说卸任的范宰相路过婺州纷纷前来拜见。知府范衡听说祖父祖母来了万分开心,晚上为老人接风洗尘。席间,范钟提起理宗皇上赐封上竺坞范氏为“龙门范氏”,并赐建鲍氏安人“贞洁烈妇”牌坊一座,这是范氏一族莫大的荣耀!
  ? ? 饭后聊天,范衡要求范钟在婺州多住几日,范钟说:“奶奶连日旅途劳累可以在此歇息几日,等我清口老屋安顿好了再接她回家。我明日先去上竺坞祖家,嗷,应该是龙门祖家去将这一喜讯告诉先祖和族人。”范衡劝慰着范钟:“也不急在一时,爷爷路上鞍马劳顿还是身体要紧。”范钟执拗地说:“几十年养成的习惯闲不下来,身体不碍事。”范衡见劝不动范钟只能拜托管家小心照料,“马车太过辛苦,我看明日还是走水路到兰溪,另外带着婺州府公文去兰溪县衙叫他们派轿子去龙门上竺坞。”范钟毕竟上了年纪,这些天确实有些疲惫落得做了顺水人情,“还是孙子想得周到。”
  ? ? ? ?范钟宰相官场上谁人不知,到了兰溪县衙自然热情款待,知县得知宰相身上还带着当今皇上赐封的圣旨去上竺坞,马上安排八抬大轿,并按一品大臣出巡规格鸣锣十一响开道。范钟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如今老夫乃一介平民不可坏了朝廷规矩。四抬轿子就行,鸣锣就算了,不要扰民了。”范钟的廉洁天下人尽皆知,知县也只能由着他。
  ? ? ? ? ?好消息迅速传遍整个上竺坞范氏家族,析居外地的各厅堂范氏族人的祠堂头领纷纷前来上竺坞。弼祖堂祖祠张灯结彩鞭炮齐鸣,案桌上摆满三牲祭品,范文正公、范忠宣公、范正路公画像高悬,范钟领着各房族首虔诚祭祀。范钟将圣旨平放在案桌上,“范氏列祖列宗,上竺坞范氏自正路公游学浙东与鲍氏安人结为伉俪至此有了范氏一族,族人谨遵先祖教诲‘百字家训’无时不铭记于心,居庙堂之高者忧于民,处江河之远者忧其君。今蒙皇帝寰辰赐封我上竺坞一族为‘龙门范氏’,此乃祖上之荫我族之福,从此使我族扬眉吐气,无尚荣耀!”
  ? ? ? 礼毕,范钟不顾年迈领着众人攀上村后的“龙门山”来到鲍氏安人祖茔前祭祀先人,并将皇上赐封上竺坞范氏一族为“龙门范氏”,理宗皇帝赐建“贞洁烈妇”牌坊一事一一禀报,告慰安人。
  ? ? ? 范钟在祖家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回程去了清口。“少小离家老大回”,为了赵家的江山社稷几十年没有回家的范钟几乎找不着自己老房子的位置了,几次问询终于找到依稀脑海里记忆中的三间大瓦房的地方。不想,房子已经倒塌,只剩下残垣断壁。范钟一屁股坐在石门槛上,感慨万千,脑海里默默涌现出小时候的光景,那时候在父母的身边无忧无虑地生活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范钟的脸上也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  “老爷,今后我们住哪呀?”管家的问把范钟拉回现实。“是啊,住哪呢?”范钟自言自语着,忽然好想心里有了决定扶着门框坚定地站了起来,“走吧,我们回婺州驿馆住!”管家徐栓唠叨着:“老爷,不是我说你,别人当宰相在家乡又是造祠堂又是造花厅的,您倒好,如今家里连个窝都没有。”范钟叹了口气,“人各有志,像我先祖文正公一生积蓄奉献社会,置办‘义庄’惠及整个家族,去世时连殡葬的钱也是欧阳修等一帮老朋友凑的。忠宣公也是将一生俸禄投入到义庄,使得义庄发扬光大。‘人活一世,草生一秋’,活着的意义是尽可能的为社会多做点事呀!”同行的一行人纷纷低下了头,连轿夫也忍不住掉眼泪,“这就是我们的好宰相呀!” ?
  ? ? 回到兰溪县衙,当地乡贤得知消息纷纷要求捐钱捐地给范钟,都给谢绝了。知县得知范钟老家已经无屋可住心中一阵心酸,“要不先在县衙居住?我想办法弄块好地再资助点银两造一楼屋颐养天年!”“不行啊,这不符合规制,我也不能破此先例,还是回到婺州驿馆居住为好。”知县拿出一百两纹银送给范钟也给拒绝了。范钟对知县说:“龙门范氏家族始迁祖范正路夫人鲍氏安人牌楼的事就有劳知县大人费心了,还有上谕双龙镇改名双女埠一事也有劳知县大人。”“份内事应该的,何况这都是兰溪的荣耀!”知县诺诺答应照办。
  ? 第二天早上,知县亲自到南门码头送范钟上船逆婺江去婺州驿馆。
  ? ? ? ? ?m.BOwuCHIN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龙门范府小说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