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这种粗活,还是我等来做吧!如果有一天我等倒下的话,那么大人便再提刀上阵不迟!” 卢象升听罢之后笑了一下,没有再接口说什么,他知道再说也是白说,这帮家伙拿他当宝一般,怎么可不会再让他轻易冲锋陷阵了!而且跟阎重喜解除这段时间,他发现阎重喜是一个心思很缜密之人,很知道进退,真想不出这帮人肖天健是如何调教出来的,如果换成其他人的话,能替肖天健立下这么多功劳,恐怕早就尾大不掉了,可是在这帮大中军军将身上,却很少看到他们的张狂,一个个到现如今还是很恪守他们的本分,能做到这一点,卢象升也不得不佩服肖天健控制手下的本事。 眼看建奴大军再一次列阵要前来进攻,卢象升便又将思路转回到了军事之上,想了一下之后,突然说道:“事情恐怕有点不太对头,皇太极早几天已经督军抵达了前屯卫一带,但是他所率的兵马,出了这汉军旗几旗兵马之外,其余建奴军基本上没有出现在山海关之外,这件事恐怕不太简单了! 以卢某所想,奴酋皇太极绝不会就这么放着这么多兵马,在山海关外屯扎,他们耗不起这时间,所以卢某以为,建奴肯定另有所谋!恐怕会另寻通路从其它地方叩关而入,如果是那样的话,对我们将会非常不利!” 听罢了卢象升的话之后,阎重喜和王承平也都对视了一眼,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这几天他们只顾着忙于应付多尔衮对这一带的猛攻了,却忽略了整体大局的考虑,现如今卢象升突然一提起这件事,让他们都不由得立即产生出了同感。 (今日鸣谢法号星空朋友的不吝打赏!多谢了!) 第四十七章 卢象升的判断 “听卢大人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在下!卢大人所虑极是,皇太极督师前来之后,却陈兵于前屯卫一带,而不督师继续过来,增兵于多尔衮攻打此地,肯定是另有图谋!这件事看来确实不太妙!恐怕他们真是另有所谋才是!看来很有必要派人去提醒一下西面诸关守将,让他们加强防备才行!”阎重喜立即开口说道。 “即便是去提醒诸关守将,恐怕咱们的身份也不便于做这件事,这样吧!卢某就去山海关里见一下吴军门,请吴军门派人去为好,这里的事情就烦劳诸位了!卢某去去便回!”卢象升明知道在这里,也只有干瞪眼看着的份,而且这里有阎重喜他们这些大将坐镇,即便是建奴再发动猛攻,料想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他留在这儿也是干瞪眼,索性倒不如去做他联络官的事情去。 阎重喜和诸将立即便拱手相送,目送卢象升下了关城,带上了几个侍卫上马便朝着山海关主城而去,而他们则立即将注意力都再次放在了关下的战场上。 吴襄这会儿也正在山海关的北关城楼上督战,当看到建奴大军再一次席卷而来,他于是正在调兵遣将,加强守备,当听闻卢象升这个时候求见于他,对于卢象升他自然是不敢怠慢的,卢象升当初奉旨从宣大率兵入卫京师的时候,他正在京师城中闲居,在京师之中他也听闻了不少有关卢象升的事情,对于卢象升的遭遇他也是颇为替卢象升不平的。 当后来传来卢象升在巨鹿的“死讯”的时候,他当时便判定,肯定是高起潜那厮拥兵不救,才导致了卢象升的兵马败亡,为此他还写信给他儿子吴三桂提起过这件事,为卢象升鸣不平过。 可是没成想这两年多过来之后,却是物是人非了,卢象升不但没有死,反倒是投了肖天健,并且成为了肖天健眼中的红人,赐给他了一根打神鞭,今后他吴襄也要在大中朝混饭吃了,对于如此受皇帝肖天健器重的卢象升,他无论如何也是不敢怠慢得罪的,从前卢象升在大明的身份便比他高不少,卢象升是文官而且是总督,而他则是武将,最高也就是当到了总兵,碰上卢象升他只有下跪参见的份,现如今卢象升已然是大中朝的监察院总监,虽然他不太了解这个监察院总监是多大的官,但是从字面上看,估摸着也是监察百官的活,现如今更是兼任右路军监军一职,怎么说都是他的上司,不管以后他入了大中朝,当什么官,这个卢象升肯定地位都要比他高不少,他永远也不可能压卢象升一头。 于是他立即将指挥的事情交给了手下部将负责,大步走下了城楼,亲自到城楼下面迎接卢象升,见到卢象升之后,他远远的便疾走几步,来到卢象升面前,躬身以下级参见上级的礼节对卢象升参谒道:“卑职参见监军大人!不知监军大人前来,有失远迎,还望卢大人多多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