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此追杀下去的话,便真的要陷入到多尔衮的包围之中了。 于是王承平也不敢怠慢,当即便下令吹撤退号,并且鸣金收兵,令出关的兵将立即撤回关内。 而此时正在关外杀的兴奋的大中军骑兵们,突然之间听到了背后传来的这阵急促的撤退号声以及急促的鸣金声,都有点不高兴,甚至于可以说是不理解,在他们看来,这是难得的击溃这支建奴大军的机会,想想他们一四千不到的三个营的骑兵,一举便摧垮建奴数万大军,这可是天大的功劳,现如今他们眼看便要成功,可是背后的王承平却突然间下令他们撤退,这一点让这些出关逆战的骑兵将士们都有些不理解,甚至是生出了满肚子的牢骚。 但是大中军的军令森严,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指挥,这绝对是一条铁律,不容任何人触碰的高压线,以前的时候,便出现过临战有的军将杀上了性子,不听号令继续自行其是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肖天健是绝不手软的,哪怕是不听号令的军官领兵打了胜仗回来,也绝不记他们的军功,甚至还要给予违抗军令军官极其严厉的处分,撤职都是轻的,直接除去他们军籍收押就已经算是便宜了! 虽说肖天健也知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也往往充分的给手下放权,以免因为后方的主帅不清楚战场的情况瞎指挥,了解情况的主将却只能听命,最终导致战场的失利,但是他这种放权,仅仅是放权给直接控制战场的主将,却并不放权给接受指挥的军官,下面执行命令的军官,是必须要服从听命于直接控制战场的主将的,这一点是分的十分清楚,所以刑天军这些年来,作战出差错很少,主将是有着充分的自主权的,这也是刑天军诸部屡战屡胜的原因之一。 所以这会儿听到撤退命令的骑兵将士们,虽然不明白背后指挥的王承平为何在这个时候要下令收兵后撤,可是他们却不敢在战场上违抗军令,一个个只得拉住了马缰,一个个带着满肚子的不满,拨转了马头,在各自军官的统御之下,开始朝着来路上撤退了回去。 多尔衮这会儿心情很是激动,一方面是怒气冲天,为这一天的败仗感到愤懑,一方面却又在暗自高兴,眼看着左右两白旗的兵将正在兜过去,刑天贼的骑兵眼看着便要落在他的圈套之中,他正待下令溃退的建奴军立即就地布防,拼死堵住这支刑天贼的骑兵,令两翼开始包抄截住他们的退路,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对方关城方向却传出了鸣金之声。 随即这支刑天贼的骑兵,便如臂使指一般,集体拉住了马缰,开始拨转马头,朝着关城方向撤去,根本没有在乎他们眼前这几万溃败的建奴军,好像这几万建奴大军根本就不是什么肥肉一般,弃之如同敝履,便开始撤兵。 气的多尔衮差点没从马鞍上一头栽下战马,大叫到:“传令阿济格和多铎,令其立即追上去!不能轻易让这支刑天贼安然撤回关内!传令炮手发炮击敌,总之不能让他们这么走了!” 第三十六章 铩羽 刚才大中军骑兵杀出关的时候,迅速的和建奴军绞缠在了一起,建奴军大溃之后,这些大中军骑兵也始终追杀在建奴军背后,所以虽说建奴的大炮不少,却投鼠忌器根本不敢发炮轰击这些大中军骑兵,一些前出到关下的炮手,眼看着大中军骑兵呼啸而至,被杀的不得不丢了他们的火炮,掉头逃走,结果还被大中军的骑兵炸掉了一批大炮,眼看着如果大中军还不收兵的话,后面陈布的那些重炮也要被大中军骑兵杀到面前了,这些炮手们无不惊慌异常,只想赶紧撒丫子逃了拉倒。 现如今大中军骑兵一停止追击,开始后撤,便立即和他们己方的溃兵拉开了距离,于是这些建奴炮手们这才得到了一次开火的机会,随即多尔衮又传令他们,令他们发炮轰杀这些大中军骑兵,于是这些汉军炮手不敢怠慢,赶忙便七手八脚的调整大炮,瞄准后撤的大中军骑兵,开始接二连三的发炮轰击了起来。 一颗颗炮弹很快便呼啸着飞入到了战场之中,在关外战场上掀起了一团团的土石,各种炮弹更是蹦跳着朝前疾飞,沿途所过之处只要有人马阻路,当即便被这些炮弹撕碎,一些大中军骑兵立即便被打翻在了战场上,凡是沾住炮弹的,不死也残。 好在骑兵距离建奴群炮有些距离,而且建奴用的皆为实心弹,少有使用散弹的,而且骑兵冲阵,队形也远没有步兵那样的密集,骑兵相互之间要留下一定的距离,以免发生自相冲撞,故此虽然在建奴军的炮击之下,这些正在撤退的大中军骑兵付出了一些伤亡代价,可是整体上伤亡数量却并不算太多,军官们在遭到炮击之后,立即催动战马,大吼着令手下的骑兵们散开避炮,一边加速开始朝着关门方向驰去。 这个时代建奴一方的大炮虽然也射程威力客观,采用的也是新式的红夷大炮的铸造方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