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葬明

第294节


之后,军中以李信为首的参谋人员当即便提出了一个可以瓦解朝廷这一次行动的计划。
  他们提出的计划非常简单,就是利用朝廷眼下北方没有充足兵粮的这个弱点,给朝廷来个打蛇打七寸,干脆直接掐住朝廷的咽喉,以刚刚腾出手的优势兵力,立即选择京杭运河上的一个或者两个点,施以突然打击,攻占京杭运河上的一段,彻底的卡死运河,阻止南粮北调,如此一来,朝廷便无法筹措到充足的粮食,别说是挥师南下了,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京师恐怕都会没饭可吃了,而攻打的地点他们都选了出来,一个就是山东的济宁州,另一个就是徐州。
  这两个地方,眼下官军兵力都不多,而且距离刑天军控制区都很近,并且在肖天健北返之前,刘宝便已经做了对这两地进攻的计划,只差实施了,所以不管是从哪个角度上来说,打下这两个地方对于刑天军现在来说都是一件并不费多少力气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掉北方那些官军的吃粮问题,让他们没能力再南下对刑天军用兵。
  这个计划可以说非常绝,如果肖天健听从他们的建议实施的话,成功的可能性极大,甚至可以在几个月之内,便造成北方的严重粮荒,使得整个朝廷在北方的官军都丧失战斗力。
  所以这个作战方案一经提出之后,军中诸将都表示支持,但是独独肖天健却迟迟不肯同意,而在肖天健的手中,这个时候已经拿到了一份情报,上面写着这一次将要奉调南下的官军的情况。
  “辽东总兵吴三桂、大同总兵王朴、山海关总兵马科……”这些名字肖天健很熟悉,吴三桂自不用说了,其余的也都不算陌生,史上曾经的松锦大战之中,这些人都曾经出场,但是却在临阵之际,相继争先恐后的率兵逃离战场,只有曹变蛟和王廷臣、丘民仰等少数总兵官没有逃走,死守松山最终城破战死沙场。
  肖天健想不出崇祯是如何选人的,为何偏偏要选这帮人入关来对付他,如果是曹变蛟和杨国柱的话,他可能还会因为这两个人算得上是抗请英雄而放他们一马,但是这份名单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具有诱惑力了。
  其他人不用说了,单单只是这个吴三桂,便对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要知道这厮可是历史上可以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齐名的超级大汉奸,在肖天健的原定计划之中,有朝一日他北上攻打京师的时候,迟早会有机会和此人一战,要么将此獠收降,要么此獠可能会像原来历史上的那样降清,最终都是要和他有一次大战的,不杀此獠肖天健觉得难平心头之恨。
  可是万没想到,历史被他搅和的面目全非,他居然有机会在这个时候,便和此獠相遇。
  李信等参谋部的人提出的计划确实有很大的可行性,而且是非常好的一个计划,但是随之带来的一个问题也很大,那就是只要掐断大运河,那么整个京辅和关外乃至是山东,都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粮荒问题,现如今他的计划并没有立即便向北去取京师,在他看来,北上取京师之前,南直隶就必须拿下,然后再对京师进行最后一击,不给大明朱家半点回旋的余地,同时也做好北上和建奴进行对决的准备。
  现如今推翻大明王朝早就不是肖天健的目标了,在他看来,大明覆灭不是什么要考虑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拿下京师之后,要面对着建奴入关,他必须汲取历史上李自成的失败经验,防止自己以后也步李自成功亏一篑的后尘,不但没有能拯救中华,反倒成了引寇入关的历史罪人。
  如果现在他就卡住大运河的话,那么势必造成整个大明在北方的防御体系的彻底崩溃,一个弄不好,就可能在他还没有彻底准备好和建奴对决之前,吸引建奴先行南下入关,逼得他不得不在没有攻下南直隶之前,便要率部去和建奴进行最后没有把握的对决,一旦失败的话,那么整个中华可能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之中,他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便可能会付之东流了!
  所以虽然李信他们的计划很有吸引力,同时也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肖天健却并不愿意走这步棋,因为一个弄不好,便可能会适得其反,引建奴提前入关,这个时候,他还是需要大明在北方的防御体系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让他有时间先将中原腹地彻底控制住,拥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来支持他和建奴最后的对决。
  更何况这一次他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碰上了吴三桂率部南下,要知道这厮如果今后一旦投降了建奴的话,对于汉人来说,很可能造成灾难,他麾下的数万关宁军一旦降清,便会成为清军入关的急先锋,所造成的危害之大,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眼下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对上吴三桂,如果做的好的话,M.bOWUchiN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葬明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