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担心他们有朝一日壮大起来之后,不再回来了吗?” 肖天健听罢之后,呵呵一笑道:“付先生多虑了!这些人就像是我们刑天军的火种,被散播出去,也许有的火星就这样熄灭了,但是终有人会燃起大火的!他们身上都已经打上了刑天军的烙印,哪怕有一天他们即便是不听我的号令,但是却绝不会轻易选择与我为敌!既然我放他们出去,便不会担心这些事情!只希望他们能干的更漂亮一些! 我们还是会莲花寨吧!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呢!……” (第三卷到这里也应该结束了,对于猪脚来说,隐伏的时间也算是不短了,有些朋友反应,这么写节奏太慢了一些,对于这种意见,寒风会虚心接受,下一步节奏会逐步加快,另外近期写作也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写的很卡,甚至更新还出了问题,希望大家能理解,毕竟写书的都会遇上这样的情况!寒风会尽快调整状态,争取改变这样的现状!今天下午还会加更一章,另外对于弟兄们这段时间的支持,寒风也不知道怎么答谢,唯有尽量写好,算是对大家的答谢吧!) 第四卷 剑指中原 第一章 民政之议 在返回阳城莲花寨的道路上,看着满目疮痍的控制区内的景象,肖天健也不由不叹息战争的残酷,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战争,受苦受害最深的还是老百姓们,随着官军的退走之后,大批躲入山中的老百姓也在各地保长们的组织下,逐步的回到了他们原来的村庄之中,可是战后留给他们的却基本上都是一片残垣断壁的废墟。 而对于这样的情况,即便是肖天健也有一种爱莫能助的无力感,只能传令下去,令各地保长尽可能的带领村民,尽快恢复家园,并且立即投入到春耕之中。 三月间山西气温已经开始逐渐回暖,如果错过这个春耕季节的话,料想不用等到秋收,刑天军辖地之内便也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景象。 为此肖天健在率部回到阳城之后,立即便将付德明等一众负责民务的人员召集到了面前,商讨如何应对这种灾年的事情。 对于这场来势凶猛的大旱,付德明和他手下的一些人年前便有了预感,当肖天健问及到这方面的问题之后,付德明便站起来对肖天健说道:“启禀将军,此时我等早已有过打算,眼下春耕时节已到,坐等是不行的!好在官军已经退走,各地春耕之事便要尽快的展开。 至于春旱的问题,卑职等人也有所商议,目前我们辖地之内,虽然也处于旱灾影响范围之中,但是沁水、阳城、垣曲等地多为山地,境内河流还算是不少,水源其实并不是非常缺乏! 最关键的就是灌溉的渠道问题,原有的许多沟渠,经过这么多年的年久失修之后,早已都淤积填平了,如果这些渠道还在的话,即便是遇上这样的大旱,只要有水渠灌溉,也基本上形不成大灾。 所以眼下卑职以为,如果今年我们想要渡过这场大旱,就需要尽快组织乡民疏通原来废弃的渠道,将各处河流的水源引入到渠道之中,用以灌溉农田,除此之外,还要兴修大量的水车,在一些无溪流河水经过的地方开挖深井取水灌田,唯有如此,方能应对眼下的旱情!” 肖天健听罢之后点点头,对于付德明所说,他现在也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了,虽说历史上经常说崇祯是个倒霉的皇帝,接手了一个大烂摊子,不但赶上了辽东出了女真建奴造反,而且还遇上了罕见的北方大旱,但是实际上待到肖天健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却发现真正的旱灾虽然存在,但是却并不单单只是天灾,其中更严重的是人祸造成的。 明末时期,经过二百多年的特权阶层的大规模土地兼并之后,普通老百姓的农田基本上有近半都被兼并到了特权阶层手中,官府官员更是贪墨成风,许多农田水利建设都名存实亡,根本没有人去关注这种事情,而实际掌握大量土地的那些有钱地主,又各自为政,谁也不会考虑整体的灌溉问题,仅仅是照顾自己家田间地头上的水利设施,所以渐渐的原有的农田灌溉设施基本上都荒废了下去。 一般年景之下,如果老天开眼,老百姓看着自家那几亩薄田,倒是还凑合着能应付过去,可是一旦遇上了像这样的大旱之年,老百姓们就彻底抓瞎了,即便是有些地方明明有水源,可是因为沟渠淤塞不通,也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