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二百零八章 招贤令


重了起来,等到开春之后,人口流失开始加剧,各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撂荒现象,官员们这才着急起来。如果没人耕地就没有农税,如果赋税交不上去,他们肯定会受到斥责的。官员们有心拦截离开的人,但碍于唐王威势不敢做得太过火,所以他们只好任由百姓离开,同时以密奏向朝廷上报这种情况。
  官员们的想法很明白,这件事情不是自己能够扛的,只要先在朝廷备案,等到赋税收不上来也有说的,自己可以脱罪就好。他们是这样想的,朝廷却不能这么想,看着从各地而来的奏报,如雪片般进入京城,所奏的事情都差不多,大量农民抛地前往唐王封地,如今各府县农耕受到影响,恳请朝廷下旨斥责。
  看着这些奏折,当朝首辅韩爌感觉事态严重,决定带着奏本在朝会上禀明崇祯皇帝。为了能够稳妥起见,韩爌还与一些同僚进行了沟通,希望能够让皇帝对唐王有所限制,免得他越来越过分。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经过了六部的日常奏报,曹化淳一如往常般站在台前对着文武百官喊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上奏。”首辅韩爌赶快出班跪倒在地上。
  见到是首辅启奏,崇祯皇帝相当重视,他连忙问道:“韩爱卿,未知有何事奏报?”
  韩爌定了定神说道:“启奏皇上,今日微臣收到多地府县奏本,声称唐王在多省内张贴招贤令,至使农人大量流失,多县耕地撂荒,对春耕造成了很大影响。唐王此举实乃不智,更是动摇我大明根基之举,还请皇上下旨斥责,要求其收回招贤令。”
  “韩爱卿太过了吧,因为一张招贤令就要斥责,岂不令天下人嗤笑?何况朕当年给唐王封地的时候,将浙南五府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了他。唐王想要励精图治多耕田地,这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爱卿为何有此一说?”
  “皇上明鉴,此事看似偶然,实则危害甚远。”礼部尚书周道登也站了出来:“农人乃立国之本,如若任由农人离开造成耕地撂荒,其结果必然是危害江山安定。试问无人耕种何来粮食,无粮则国不稳,国不稳则乱民起,还请皇上明察。”
  周道登的话正中崇祯皇帝的软肋,农民军在山陕甘三省闹得越来越大,已经成了朝廷心腹大患。如今崇祯帝对农民军深恶痛绝,被周道登又提起民乱问题,他自然不高兴,心中不免对朱聿键有了些怨念。
  见到崇祯帝不语,大家自然知道他产生了一丝犹豫,这让众人看到了收回封地的希望。户部尚书李标同样是东林党人,对唐王拥有封地一直不满,见到皇上犹豫,他赶快火上浇油:“皇上明鉴,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动摇江南朝廷根基,悔之晚矣。”
  “臣附议。”
  “臣附议”不少东林党人都出班表示支持,旁边的吏部左侍郎成基命却皱起了眉头。m.BOWucHin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明末之大国崛起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