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

第124章 先生的剑在何方


安神色恍惚,不知如何作答。
  此后正月初三这天,陈平安三骑离开这座城池,继续往北,不断临近石毫国北方边境。
  大雪消融。
  春光催柳色,日彩泛槐烟。
  一路上曾掖拣取了不少好东西,比如:一方篆刻有“礼曹造”的石毫国总兵官关防印;许多被当作瓶瓶罐罐丢在路旁的古董珍玩,多是大器和袖珍物件,散乱一地,估计那些形制不大不小、适宜携带的,都已被逃难百姓拣选而去,其实它们都是太平盛世价值数十、百余金的昂贵物件,如今却被弃若敝屣;还有道路上一些个早已被泥泞浸透,几乎毁坏殆尽的名贵字画、字帖,或是贱卖给各处没有被战火殃及的郡县当铺的珍藏物件。不承想马笃宜还是个财迷,曾掖更是,每次在当地设立粥铺、药铺,一有闲暇,他们就会跑去捡漏,已经跟陈平安借了两次神仙钱,数目倒是不多,加在一起就十二枚雪花钱,只是要折换成世俗王朝的金银,并不容易,必须去仙家渡口或是神仙客栈,所幸狐皮美人符纸中的某位女子阴物,出身石毫国一流却算不得顶尖的仙家洞府,陈平安完成那位女子阴物的心愿后,就跟那座仙家以神仙钱换取了一些金银,交给马笃宜和曾掖自己去处置,马笃宜为此还专门缠着陈平安打造了一只大竹箱,专门用来放置金银。
  陈平安对此没有异议,只要不耽搁各自的修行和正事,就由着他们去了。
  这天在邻近边境的一座小郡城内,陈平安负责与本地官府牵头之后,熟门熟路的曾掖和马笃宜开始忙碌粥铺、药铺的设置,对此他们不敢有丝毫含糊,唯有在忙完每天的分内事之余,才敢兴高采烈去各大当铺捡漏,因为陈先生虽然不插手具体事务,甚至几乎从不开口说话,可是两人与这位账房先生相处这么久,早已知晓陈先生的行事风格,陈先生什么都会看在眼中,而且只会看得比他们更深远。
  至于他们凭借向陈先生赊欠记账得来的钱,去当铺捡漏而来的一件件古董珍玩,暂时都寄存在陈先生的咫尺物当中。
  这要归功于马笃宜出身世族,生前又是她所在岛屿珍宝坊的一个小管事,眼力不俗,远远不是少年曾掖可以媲美的。
  后来陈平安担心马笃宜也会看走眼,毕竟他们购买而来的物件,杂项居多,从一座座石毫国富贵门庭里流落民间,千奇百怪,于是就请出了一位寄居在仿制琉璃阁的中五境修士阴魂,帮着马笃宜和曾掖掌眼,结果那头被朱弦府马远致炼制成水井坐镇鬼将的阴物,一下子就上了瘾,先是将马笃宜和曾掖捡漏而来的物件,贬低得一文不值,之后非要亲自现身离开那座仿制琉璃阁,帮着马笃宜和曾掖这两个蠢蛋去购买真正的好东西,为此他竟是不惜以狐皮美人符纸的女子面容现世。这位生前是观海境修为的老人,能够做出这么大的牺牲,看来陈平安在账本上的记载,并非虚言,确实是个癖好收藏古物这类书简湖修士眼中“破烂货”的痴人。账本上还记录着一句早年某位地仙修士的点评,说这位常年捉襟见肘的观海境修士,若是不在那些物件上胡乱开销,说不定已经跻身龙门境了。
  陈平安也由着老修士,每天在他们面前,明明是婀娜美人的相貌,却会摆出那金刀大马的豪放坐姿,反正他陈平安又不是没见过类似场景,说实话,当初一个“杜懋”成天扭扭捏捏,行走之时,纤腰扭摆,其实还要更恶心些。
  这天黄昏里,曾掖他们一人两鬼,又去城中各大当铺捡漏。其实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能够让一位观海境老鬼物都瞧得上眼的物件,寻常山泽野修当然也会动心,甚至是谱牒仙师,专程去往那些战乱之国,将此作为难得一遇的挣钱机会,许多豪门世家传承有序的传家宝当中,确实会有几件蕴含灵气却被家族忽略的灵器,一旦碰到这种,挣个十几枚雪花钱乃至于数百枚雪花钱,都有可能,所以曾掖他们也会遇到修行的同道中人。之前在一座大城当中,就差点起了冲突,对方是数位来自一座石毫国顶尖洞府的谱牒仙师,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都谈不上强取豪夺,最后还是陈平安去收拾的烂摊子,让曾掖他们主动放弃了那件灵器,对方也退让一步,邀请野修“陈先生”喝了顿酒,相谈尽欢,只是为此马笃宜私底下还是埋怨了陈平安很久。
  陈平安去了家市井坊间的狗肉铺子,这是他第二次来这里,其实陈平安不爱吃狗肉,或者说就没吃过。
  铺子里边也卖其他吃食,隔壁桌上都是热气腾腾的狗肉炖锅,大快朵颐,推杯换盏,只有他这么个不吃狗肉的外乡人,孤零零坐在一张桌边上,也不喝酒,说着生疏的石毫国官话,就显得比较扎眼。所幸铺子是传了好几代人的百年老店,没什么势利眼,老人是前台掌柜,儿子是个厨子,蒙学的孙子据说是附近街巷有名的小秀才,所以经常有客人调侃这店以后还怎么开,风趣老人和木讷汉子只说都是命,还能怎样。可哪怕是那个不苟言笑的憨厚汉子,听到类似调侃,脸上还是会有些自豪,家里祖坟冒烟,终于出了个有希望考取功名m.BoWuChIN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