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足常乐 快穿

第370节


看。
  算了,选都选了,那就这样吧。
  这次任务,她的身份是昌国的一个江南富商家的庶女,嗯,家里就四口人,刘父,嫡母杨氏,嫡姐刘若。
  至于刘芳的生母,在她两岁的时候就病逝了。
  倒不是嫡母怎么样她了,而是刘芳的生母本身生她的时候,就没有注意,摔了一跤导致早产,也令她自己得了产后风,之后她就一直缠绵病榻,在刘芳两岁的时候就病逝了。
  家里人口少,自然也就没那么多是非,只是很可惜的是,杨氏一直没能生下一个儿子,再想给刘父纳妾吧,刘父还没来得及答应呢,就出意外去世了,那时候,刘芳才六岁,嫡姐刘若是七岁。
  杨氏顿时宛若天塌了,可是她看着还年幼的刘若,刘芳,只能是咬着牙振作起来,处理了丧事,然后就直接变卖了家产,带着刘芳,刘若到了京都投奔娘家去了。
  杨氏其实出身很不错,京都锦安侯府的庶女,当初是刘父的父亲,与锦安侯府的老侯爷有交
  情,然后看到刘父人品不错,这才将她下嫁给了刘父。
  当然,也是因为杨氏只是侯府中,当时并不受宠的庶女,所以才把她嫁给了刘父这位富商。
  可这么多年下来,杨氏倒也品味出了这门婚事的好处来了。
  刘父为人确实不错,十分尊重她,虽然日常忙碌,很少有时间陪伴她,但确实是给了她十分安稳舒适的生活。
  只是她自己不太争气,身子不是多么好,一直没能给刘父生下一个儿子继承家业。
  而现在,刘父已经去世了,杨氏知道,要是留在这里,财帛动人心,日子长了,恐怕她们孤儿寡母的几人,就会被人谋算了。
  反而是变卖了家业,一家人投奔侯府,装成一副穷困的样子,寄人篱下,反而能够获得安稳。
  刘芳年纪太小,哪怕有不同的意见,也没人会管,况,她其实觉得杨氏想的很对。
  虽然到京都去投奔侯府是寄人篱下,但对于现在的她们母女三人而言,却是最好的出路了。
  总不能杨氏带着她们出嫁什么的吧?至于杨氏奋起,成为女商什么的?
  不是不行,而是她真心不是这块料。
  这一点,杨氏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一路奔波,只带了五个忠仆,杨氏一行人两个多月后才到京都,进入了皇城,到了锦安侯府门前。
  刘若掀开车窗的纱帘看着外头侯府气派的大门,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一副惊奇不已的模样。
  对于刘芳来说,这个锦安侯府也就这样了,门口的那两个大狮子,已经有些斑驳了。
  看样子,这个锦安侯府,现在的日子,恐怕并不算多好。
  她也终于明白,为何杨氏把刘家所有明面上的产业全都变卖了,还偷偷地存进了皇家开设的通汇钱庄里头,并没有带多少东西进京。
  就两辆马车,几人的一些衣物,一些不太贵重的日用品等。
  这样一副穷酸样上门,想必侯府是不会怎么搭理她们的。
  不过,这大概也是杨氏想要的吧,不用被侯府觊觎钱财。
  当然,要说她们真的多么落魄,还真没有,至少穿着的都是绫罗绸缎,还是现在江南最时兴的布料。
  戴着的首饰也都是江南流行的样式,并不失礼,也真心不穷。
  可进入侯府之后,还是如同刘芳所想的那样,锦安侯府的人,并不怎么搭理她们。只维持着良好的休养,特别客气地把她们安置在侯府后面的一座临街的院落中。
  第328章
  安置好后, 杨氏三人就过起低调的生活。当然, 锦安侯府内院的当家人,现今的侯夫人, 杨氏的嫡出长兄的妻子,也就是她的大嫂,也没有忘记派人去江南调查杨氏夫家的事情, 重点就是打听刘家到底有多少钱财。
  只可惜, 刘父m.boWUCHin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知足常乐 快穿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