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壳虽小,但是却能看出大问题来。同一种弹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甚至不同的时代进行生产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差别。并且同一种弹药还有不同的弹种,这其中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仅仅从口径上了解弹药,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比如,最简单的例子,老毛子生产的7.62毫米口径的弹药,就有两种,一种是莫辛纳干使用的7.62x54r全威力弹,而另一种则是俗称ak所使用的7.62x39中间威力弹。这两种子弹口径都是7.62毫米,但是长度、威力、弹丸重量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能说他们一样吗? 同样的,回到问题本身,李晓峰从聚宝盆里购买的是九毫米帕弹版本的乌兹,虽然是通用帕弹,但是二十世纪初期的帕弹和二十世纪中叶的帕弹,德国生产的帕弹和后来北约标准制式的帕弹,那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仅仅从弹壳来说,1917年德国生产的帕弹,用的是黄铜弹壳,而某仙人为了节约仙力,装备特科的用的是覆铜钢壳,这两者的差别就太大了。铜的延展性肯定是比钢材要好,所以用铜壳弹天然的便于抽壳,而且还可以复装。钢壳,包括覆铜钢壳这方面的性能都要差一些。 当然,覆铜钢壳在性能能够接受的情况下,生产成本肯定是比铜要低的,对于仙力不富裕的李晓峰来说,弹药这种消耗品,能节省一点还是节省一点比较好。 你问为什么不直接生产这种弹药,而是用仙力去买?原因很简单,沙俄不接受这个口径,根本就不生产帕弹,北方工业倒是从瑞典引进了帕弹的生产线,不过想要投入生产,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不管是红鹰团、彼得巴普洛夫团还是特科,所使用的帕弹都只能由某仙人自己提供。 也就是特科任务性质特殊,而且弹药消耗量不是特别大,某仙人才咬牙供应了覆铜钢壳弹,像红鹰团和彼得巴普洛夫这种耗弹大户,李晓峰提供的是性能更差的涂漆钢壳弹。 而眼下,敌人遗留下来的弹壳无疑都是黄铜的,这肯定不是特科和彼得巴普洛夫团所使用的那一种。而正是这一点,让整件案子拨云见月了。 在1917年,帕弹的使用范围还没有50年后那么广,至少它还不是北约的制式弹药。现在正式装备和生产帕弹的主要国家只有那么几个,嫌疑最大的就是德国人,毕竟帕弹就是他们发明的。 头一种使用帕弹的冲锋枪就是德国人的mp18,也就是国内称之为花机关的冲锋枪。按照目击者的描述,似乎此刻使用的就是这种武器? 不过李晓峰也不能肯定,毕竟mp18第一次装备部队是1918年,而现在,这种冲锋枪应该还处于研制阶段。按道理来说,不可能出现在俄国,更不可能出现在刺客手里! 更何况,就算mp18提前投产了,现在越飞正准备前往布列斯特同德国人进行谈判,对于想要结束两线作战的德国人来说,没道理这个时候刺杀乌利茨基,这完全没有道理嘛! 解开了一个问题,李晓峰又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究竟是德国人脑残了,还是有人栽赃陷害德国人呢? 似乎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没有抓住刺客,没有得到确实的证据之前,李晓峰也不敢随便下结论,而是第一时间就电话通知了斯维尔德洛夫。 “情况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我初步怀疑刺客所使用的武器,应该是德国制造的……” 斯维尔德洛夫被吓了一跳,中央才刚刚准备坐下来同德国人谈判结束战争,就冒出了这么一件事,如果被证实了,那恐怕会让即将开展的停战谈判蒙上阴影。 “安德烈同志,关于此事,你必须要慎重,中央的既定政策你应该是清楚的……在当今,没有什么比结束战争更加重要了!” 李晓峰马上就明白斯维尔德洛夫这是误解了他的意思,他并不是说德国人是刺杀案件的幕后元凶,还是在提醒中央注意,似乎有可能是某些****份子和外国势力准备用此打乱他们同德国谈判的节奏! 听到此,斯维尔德洛夫明显的松了口气,由衷的说道:“安德烈,你的怀疑很有道理,不排除这是国内的****份子和国外的帝国主 义者勾结起来,准备破坏我们争取和平的努力……” 李晓峰心中有些好笑,他知道这是斯维尔德洛夫又在隐晦的提醒他了,之所以要将国内的****份子特别点出来,而且还要放在国外的帝国主 义者前面,那绝对是意有所指的。 在之前的中央扩大会议中,专门讨论了文特尔遇刺一案,就此得出的结论直指国内的****份子,为此甚至专门提前成立了契卡,可以说这个结论已经是板上钉钉子了。这时候他李晓峰突然说国外的帝国主 义者嫌疑更大,那么在某些有心人推导下,岂不是中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