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身空间,保证了货舱的整体性以及主机身结构的连续性,满足了高载重运输机对强度的要求。同时,这种设计使左右主轮距较宽,便于飞机在不平坦的跑道上安全起降。而在简易跑道上的稳定性正是战术运输机所必备的基本性能。 此外,c-130巧妙地将大型货舱门设在机身尾部,由上下两片组成。在地面装卸货物时,宽大的货舱口使大型货物可以随意进出,而且下片舱门可以与地面相连接,形成一个方便的装卸坡道。货舱门在空中也可以打开,成为很好的空中货物空投和人员空降平台。尤其是在掠地投放货物时,飞机贴近地面飞行,后舱门打开,连在货物(或货盘)上的钩子从后舱门放出,与地面空投场上的钢索啮合,货物被直接拖出机舱,滑行30米后停下;如果增加了条带式降落伞,掠地空投的货物重量可达11吨。其实,这种机尾货舱门的结构源于二战中的滑翔机,在运输机中被c-123首次使用,但将其完善推广的却是c-130,此后的运输机几乎无一例外都采用了这一设计。 正是由于c-130具有科学的结构和稳定的性能,该机被近70个国家所使用,改型多达数十种。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c-130的外形却几乎没有变化。2012年1月,第2400架c-130交付,“大力神”成为美国最成功、最长寿、生产最多的现役运输机。由此可见,c-130可谓是一个历史奇迹,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现代运输机的鼻祖。 特战恩德培 1976年6月27日,法国航空公司的一架a300客机从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飞往巴黎的过程中,突然被恐怖分子劫持到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恩德培机场,并扣留了106人(主要为以色列人)为人质,要求换取关押在以色列、法国等地的53名恐怖分子。可以想象,以色列国内乱成一团,外交官们忙着与恐怖分子谈判拖延时间,军方则在筹划如何实施武力营救。最终,以色列分析了肯尼亚、美国中央情报局等各方提供的情报,决定偷袭恩德培机场,甚至以惊人的速度建造了一座恩德培机场实物模型进行最后的演练。 恩德培距离以色列约3500千米,c-130单程飞行需要7.5小时。由于以色列特殊的地缘环境,乌干达周边和沿途各国几乎都是以色列的敌人,不仅无法为其提供加油服务,甚至不会允许以色列飞机经过它们的领空。乌干达的恐怖分子具有十足的安全感,因为全世界人都想不到以色列会从空中进入恩德培,而且还要带走100多名毫无战斗力的人质。而为了特种作战需要,以色列不得不运送数百名突击队员、数量作战车辆和各种轻重武器到恩德培,还要留出装载人质返回的空间,因而只能选用速度慢、自卫能力弱的c-130运输机。 7月3日下午,4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运载了5组共280名突击队员,另有1架由c-130改制而来的kc-130加油机实施空中加油,1架c-130通信机专门负责无线电通信。从蒂朗海峡到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之间长达数千千米的航线上,都是反犹太的阿拉伯国家控制范围,因此,“大力神”们被涂上民航标志,不仅无法配备护航战斗机,还要关闭无线电,冒险进行15米以下高度的掠地飞行,从而避开周边的雷达侦测。 由于恩德培机场每半小时就会有一架航班进出,第一架飞机于23点01分顺利降落,并没有引起恐怖分子和乌干达军方的怀疑。为了靠近候机楼,缩短冲锋距离,飞机甚至驶出了跑道,而且一边滑跑一边打开货桥式后舱门。刚一停稳,面涂迷彩、等候已久的突击队员们就乘着吉普车、装甲车奔向各自目标。几分钟内,吉普车上的火舌迅速逼退了乌干达士兵,以色列的“陶”式导弹将停机坪上的乌干达战斗机炸成一片火海。突击队员们抵达了关押人质的候机楼,用以色列的希伯来语大喊“卧倒”,听不懂的恐怖分子和乌干达士兵傻傻地不知所措,马上成为了突击队员的活靶子,纷纷倒在雨点般的子弹下。 所有行动都按原计划顺利完成。战斗期间,所有c-130发动机都没有关机,由十几名突击队员守护,以备随时起飞。40分钟后,满载人质的c-130相继离开恩德培,经肯尼亚返回以色列。整个行动仅有4人死亡,包括1名以色列指挥官和3名人质。此次时间紧迫、路途遥远、局势复杂的成功突袭不仅震惊了乌干达,也令全世界称赞,成为“教科书”式的营救行动。 4.7 “百变长寿”的c-130 正如上文所述,c-130“大力神”为现代运输机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可谓航空史上最重要的一种运输机。其完美的设计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了广阔空间,在过去数十年里,c-130的百变身影活跃在气象探测、搜索救援、空中加油和极地科考等多个领域,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c-130家族的成员。 空运空降主力 c-130家族中从事空运空降的主力成员包括c-130a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