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池前面的官员,碍于纠仪御史在,并不敢回头看。但站在黎池之后的文官,以及斜后方的低阶武官,却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黎池记性好,善于体察他人情绪。而且,在他未全神贯注时,对别人的视线也还很敏感。 这会儿站在队列里,黎池表面一副仪态端正的样子,实际上却感觉如有芒刺在背,不自在得很。 …… 贞文二十一年,新年第一天的三道圣旨已发,日头即将当空,大朝会也就快散了。 黎池他们又站了一会儿,然后鼓乐齐鸣,昭示着大朝会即将结束。 “万岁!万岁!万万岁!”在礼部官员的主持下,百官下跪叩头,群呼万岁。 等皇帝銮驾离开后,丹陛上的礼部官员喊了平身。再又有其他礼部官员,在前面将百官们往宫外领。 哪怕此时太阳已升至正空,依旧还是冷得很,那点阳光根本不经事,似乎就连太阳光都是冷的。 百官们,尤其是站在殿外丹陛上和广场上的官员们,早已冻得四肢僵硬,走起路来双腿都不协调了。 黎池前世与某任女友约会时,看过一部生化末世电影,里面的丧尸走路直来直去的,僵硬笨拙得很。此刻散朝往宫外走的百官们,与那些丧尸走路的姿态真有些像,双腿僵硬不协调,膝盖似乎都不能自如弯曲…… 为了维持翩翩风度,黎池一路走出皇宫,费了很大一番心力。 出了皇宫,百官也就解散了,黎池停都没停,径直就坐上估摸着时间来接他的府中的轿子,直接往家去了。 他需要赶紧回去泡个热水澡,灌一碗姜汤,以防风寒着凉。 作者有话要说: 贞文二十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出了史上第三个六元及第者——黎池。 这一年,科举殿试上,影响大燕王朝三百年之久的秘密立储制,在黎池的那杆笔下诞生。 这一年,黎池发现了煤炭,试验出了水泥。 并且,黎池出仕之后的每一年,都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节选自《贞文盛世》 第104章 正月初一的大朝会之后,百官有两天的节假,可用去走亲访友、串门拜年。 京城之外的亲友,在年前时黎池就已寄出了节礼。 当然,在年前时候,黎池也收到了几份从京外寄来的节礼。有科考时有些来往的同年考生寄来的,还有浯阳县陆县令与平鲁县王前愈寄来的。 而在京城之内,黎池需要送上节礼的人不少。顶头上司,如翰林院中的王掌院、唐翰林和钱翰林;身份贵重者,如俭王赵俭;以及与他有过来往的阶高官员,如礼部尚书;还有交情不错者,如钟离书、明晟等。 以上这些人,都是由黎池亲自携礼上门拜年的。当然有些太忙的,并不一定能亲自接待黎池,这也无所谓。节礼到了、拜帖到了,也就行了,自有他们府中管家登记来访者及其送上的节礼。 而那些关系平平的‘老翰林‘同僚们,以及官阶比黎池低还没多大来往的,黎池则是请托了黎海帮忙去送节礼。两兄弟齐上阵,才在两天内将该送的节礼都送了出去。 这其中,也有时间上的错位安排。初二时黎池出门送礼,初三则黎海出门送礼与回礼。只因送礼都是位卑者先送,位尊者其后回礼或不回礼。 所以,在正月初二这天,黎池出去送礼,黎海就在府中接待前来状元府(比黎池位卑的)送礼者。初三黎池在家接待回礼的位尊者府上的人,而黎海则出去送礼与回礼位卑者。 家中人员来来往往,为防冲撞到徐素,黎池都没让她出来,让她娘陪着她在后面,他和黎海两个人忙完了这个年节的人情往来。 这样忙着奔走送礼或回礼,自然不能静下心来体味节日的喜庆和快乐。不过黎池早已习惯这样的迎来送往,节日是小孩子的,忙碌才是大人的。 黎池竟也从这样的忙碌中,体会到了门庭若市的自豪和快乐,总比门前罗雀要来得好,到时清静倒是清静了,但也意味着状元府式微。 所以,黎池觉得,还是这样忙碌些得好。反正两世都出自山野的他,是不太能体会山水之乐的清静了,他就是钟爱繁华。 …… 正月初四,大燕的百姓还在过年,直至十五元宵方罢。 可京中官员们,却已经重新上衙点卯了。京外官员们也在收拾收拾,准备启程回任上去。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