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军工能力还相对有限的情况之下,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实力支撑,所以这次东北战场只是一个配角。而东线对东北战场来说,虽说位置重要。但在全局上,东线在东北战场却属于从属地位。” “也就是说东北战场的东线,无论在战略格局的位置再重要,但是却摆脱不了从属战场的从属位置。让你去东北战场的东线以你的性格,能就那么甘心的严格按照上级,在东线以防御为主的命令行动?让你去,非得砸锅不可。” “你小子都这么个脾气,就不许人家也有脾气?怎么就行你有这个傲气,无法接受屈居于配角的位置,怎么人家就不行有?人家也是这么多年,一路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冀鲁豫军区这么大的一块地盘,也是人家带着部队一枪一刀打下来的,怎么就不能有这个傲气?” “顾大局,很多时候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去,要在关键的时刻敢与委屈自己。你杜开山不是那块料,所以我宁愿冒着临阵换将的风险,从天津战场调王效明回去,而不是调你回东北。” “眼下的河北战场,是几大军区的野战部队联合作战。面对的又是日军这样强劲的对手,不多考虑一些是不行的。在装备和兵力上咱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成败却往往决定在细节上。” “现在的冀鲁豫军区部队,是三个原来三个军区部队整编而成的。不算在整编之后调往山西战场参战的两个纵队七个旅外加三个独立团。仅仅留下的部队就又编成了六个旅,外加二十多个团的地方部队。” “在经过了战前长时间的整训之后,战斗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眼下可谓是实力相当的强劲。再加上眼下的装备水平已经今非昔比,心中有些心劲是很正常的。工作如果做不通,这心气理不顺,是很容易影响到全局部署的。” “进一步的理顺指挥关系,调整参战各个军区部队的心态。彻底的解决第一阶段作战之中,暴露出来的各部队配合上的问题。做到这么多的部队,在战场上真正的配合默契,这将会是决定我们此次战役,能不能达成最终目标的关键所在。” “骨子硬了,想要打几场大战和胜仗,给兄弟部队看看。这一点,我不能说他们做的不对。没有保存实力并主动要承担重担,这种事情还是要鼓励的。只是我认为他们从游击战转为运动战的时间和过程,还是有些过短。” “虽然他们的指挥员有这个心气,但并不意味着下面的部队也做好了这个准备。一个部队的心态和惯性,是需要一段时间去扭转的。下面的部队服从命令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战术运用上,能不能转变过来,这才是一个关键所在。” “而且对于他们在冀南和豫北打一个大战的想法,我的顾虑还是很多。一是冀南与豫北一马平川,与缺少河流的地形,并不对他们防御作战很是有利。最关键的是此战过后,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他们将要面对的局面都相当的复杂。” “此战过后冀鲁豫军区,由原来的两大战略区连接部,极有可能将会转变为三大战略区的连接部。这里将会成为我军在华北地区的,最南面一道防线和屏障,并掩护着整个山西战场和山东战场侧翼的重担。” “无论此战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他们所在的位置,都决定了他们要面对的是两国三方,敌军肯定是敌军,但友军却非友军的局面。一旦战损过大引起伤筋动骨,对他们未来的发展都不会是太有利。” “二如果将主战场放在冀鲁豫,很容易将整个冀鲁豫边区打烂的。这一点是我最担心的,也是最不放心的。冀鲁豫边区虽说比不上冀中富裕,但要比东边的鲁中和西面的太行山区,要富裕的多。与冀中同样为我军的粮食和兵员基地,打烂了于长远的发展不利。” “冀鲁豫军区与冀中不一样,冀中之前已经是主要战场,已经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而且整个冀中区,背靠我们的根据地和平津,即便是损失大一些,也比较容易恢复。但是冀鲁豫不行,他们的位置决定了一旦彻底的打烂了,在东面日军、西面一战区的封锁之下,恢复的速度很可能会相当的缓慢。” “但眼下他们的心气这么高,想要通过这一战,不仅打通与始终孤悬在外的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