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751节


在华东刚刚登陆,就是在绕圈子想方设法的安全抵达冀中战场。或是干脆被困在铁路线上,动弹不得的窘迫境地,却是已经算是好的了。

    内山英太郎中将这个十二军司令官,自己所下辖的其他部队,也是距离冀中战场最近的日军,眼下则更是想都不要想了。他的十二军在山东的其他驻军,被几乎可以说倾巢出动的山东共产军,以及苏北增援的新编第四军一部分割的七零八落。

    现在他的十二军在山东留守部队,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如果想要集中兵力,就势必要收缩一部分防线,放弃一部分据点。但是这些据点不是被敌军摧毁,就是处于被敌军分割、围困之中。想要将这些据点内的部队集中起来,就要集中足够的兵力去接应。

    然而眼下最为难的是,整个十二军无论哪一个建制,都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接应被困在大大小小的据点内日军。被抽调走几乎全部机动兵力的十二军,无论从师团还是联队,或是独立混成旅团。实在已经无法抽调出足够的兵力,去突破共产军那天罗地网一般的围困,将分散驻防的部队收拢起来。

    相对于在抗联协助之下,完成了换装的山西和河北敌后根据地。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因为被日军分割在一隅,与其他战略区之间被日控区,以及铁路线分割,所以得到装备支援是最少的。

    但山东根据地又是整个华北敌后各大战区,之前发展最好的一个。在四一年、四二年的日军,对整个华北大扫荡之中,损失也是最小的。主力部队与地方武装齐备,民兵数量也相当的庞大。

    此次在中央的命令之下,在战前为了配合此次抗联南下作战,山东军区就进行了一定的整编。除了抽调各个军区部分主力部队,集中编成了八个师的野战军,以及新四军增援过来的一部,作为机动兵力由军区统一指挥作战。

    对地方武装以及各个分区部队,也进行了一定的整编和调整。面对装备不如日军,攻坚武器匮乏的现状。山东军区还专门制定了针对性的战术,以抽调大批的地方武装与民兵配合围困各个据点。使敌军得不到任何的补给,也无法集中起来。

    集中起来的八个师二十一个团,再加上新四军的两个旅,则以师为建制配备了最好的武器和较为充足弹药,作为机动部队使用。一旦日军在伪军的配合之下,强行的突围集中。则动用机动部队沿途伏击,利用日军脱离据点的机会,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这种战术现在看来,可谓是相当的有效。不仅南方军抽调过来的那个支队,被困在胶济铁路上寸步难行。就连十二军留守山东和苏北的两个师团,外加两个混成旅团的部分部队,也被分散、围困在大大小小的据点之中,几乎同样是寸步难行。

    而想让那些分散驻扎在大大小小据点的日军,自己想办法突围回来,那么在眼下的山东战场,这个做法无异于是狼入虎口。敌军的确不和你硬碰硬,可他妈的采取的战术,可以用阴损来形容。他缺少攻坚手段,所以极少直接攻打据点。

    可他一夜之间能将据点周围,给你围困起来让你寸步难行。用地雷、土炮再加上冷枪,直接封锁你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你派出兵力去接应,就算想尽办法去挤出一部分兵力,那么这一路的伏击几乎是无穷无尽。

    往往出现接应的部队,没有救援出想要救援的人,反倒是自己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情况。自行突围,就算能够从他们地雷、土炮、冷枪的围困之下突出来。可从这个据点到集结点,他们还是采取一样的战术,一路上没玩没了的一样伏击你。

    而且伏击你的时候,也不是那些土八路,而是清一色的老八路。关键是日军都是以分散的态势驻扎,每个据点内的日军都不多。这种情况之下自己突围,在无相对强大一些的接应部队策应的话,那是无异于自己找死一样。

    代替他指挥的军参谋长,曾经试图让几个大型据点的日军守军撤回来。结果小队一级建制的部队,几乎是一出据点就犹如羊入虎口一般,神不知鬼不觉的,彻底消失在齐鲁大地上不知名的角落。

    而中队一级的部队则一路被暴打,等到了指定集结地域。得,剩下的那点人,还不如不集中,因为那样损失还小一点。越是山区地带的据点,撤离越是困难,损失也是越大。就连县城一级,日军都已经很难出城一步。

m.boWucHIn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