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活这么几百万难民? 将这些老百姓转移到东北,可以说是一个两利的举动。即让东北得到了急需的人力补充,又可以避免大量的灾民饿死。尽管从国统区转移这么多百姓有些困难,而且内地人对于闯关东总是有一种畏惧感。但只要有便利的交通,就是还有办法的。 但是要想转移这么一大批老百姓,没有一条稳固的交通线能行吗?像敌后根据地部队转移时穿越日伪军封锁线那样转移可能吗?那是几百万人,不是几万、几十万。别说在日伪军重重封锁之下转移,就是坐火车转移,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 一旦在转移的时候,遭遇到日伪军袭击。对于这些没有受过军事训练,而且老弱妇孺都有的灾民来说,后果也不堪设想。所以在杨震看来要么就不打通,要打通就构筑一条坚固的交通线。以保证这几百万灾民,可以顺顺当当的进入东北。同时也方便调运部分粮食,进入谋些地区分发给灾民,以保证这些灾民有体力走到晋西北。 而相对于国统区,沦陷区与敌后根据地虽说情况要好一些。但非正常死亡人口数量,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甚至一些老根据地的基本群众,都只能出去讨饭。将讨来的饭,给部队上的伤病员吃。 频繁的天灾,加上日伪军的频繁扫荡,使得华北各个根据地实际上现在就已经处于困境之中。虽然已经是两世为人,但杨震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些来自己部队做报告的老干部,曾经说过那句话,那个时候很多的部队,不是被扫荡的日伪军打垮的,是硬生生的饿垮了。 甚至出现基本群众将讨来的饭,给在自己家伤病员养伤,而自己活活饿死的事情。而部队因为营养严重不良成批饿倒,就连高级干部都出现饿倒,以及营养不良的现象。而就在部队自身粮食都吃不饱的情况之下,还要战斗部队每天每人节省出一两,机关每天节省二两粮食支援老百姓。 杨震后世入伍参军的时候,经历过那场残酷战争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几十年后,却依旧让这些老人记忆犹新说明了当时的情况严峻性。引起这种状况的不仅仅是冀中平原地区的丢失,整个太行区、晋察冀区丢掉了近一多半的粮食来源。 但更为严重的就是四二年,那场席卷了整个华北地区罕见的旱灾。从四二年到四三年,整个华北地区,无论是河南、陕西的国统区,还是太行山区以及晋察冀、冀南的敌后根据地,还是日军占领的沦陷区,都处于哀鸿遍野的情况。 只不过沦陷区普遍都是各自地区最富裕的地区,以及各地的主要粮食产地。情况相对眼下已经退守山区,粮食产量普遍比较低。而原本就不高的粮食产量,又因为日军频繁的扫荡,损失很大的根据地和国统区要好一些。 实际上抗联将要向关内转运的不仅仅是装备,还有维持各个根据地所需的粮食。尤其是在冀中平原丢掉之后,几乎失去了大半粮食来源的太行、晋察冀两大根据地。否则单靠地瘠民贫的山区,能够养活得了那么多的部队和机关吗? 两位老帅都强调,如果选择察南作为主要的作战目标,可以在就地解决相当一部分的粮食问题。避免补给线过长,给日伪军以可乘之机。但按照现在的形势,选择察南作为突破口,不从抗联调集粮食补充给临近的北岳区部队,就算相当的不错了。 就算察南以及临近的北岳区能够提供部分粮食,可黑豆那玩意就连牲口都不爱吃,是人能长期吃的吗?就算能勉强填报肚子,可是那玩意有营养吗?别说和大米、白面、小米这些细粮,就是和玉米、高粱相比,营养都低的吓人。 还小米、山药管够?自己部队都吃不饱,那还有余力提供给其余的部队?一个连因为吃不饱饭,而身体严重营养不良、虚弱的连山都爬不了的战士。远不如一个班吃饱饭,营养充足的部队有战斗力。 虽说关内部队在最艰难的时候,比东北的抗联最艰苦的时候情况要好一些,不管是什么黑豆、麦麸总归还是多少有些吃的。伤病员经过批准,还能喝点玉米和黄豆磨成的糊糊粥。特别重要的伤病员,多少还能吃到鸡蛋一类的营养品。 再加上华北的冬季,与东北的冬天相比也相差很多。但是长期处于这种饥饿状态,无疑对部队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一个因为连黑豆都吃不饱,饿的连山都爬不动的战士,你指望他还能有多少的战斗力? 杨震之所以坚持要选择察北作为突破口,并抢占绥远地区。除了归绥、包头地区的矿产资源,是他势在必得之外。就是想要依托晋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