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的实力,在大发展的前期受到太大的影响,以影响其下一步的发展。毕竟作为抗联的直接对手,至少现在关东军还是日军所有重兵集团之中,兵力最多、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一个集团。一旦抗联在此次战役之中损失过重,无疑会对整个北满根据地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 对于两位老帅的意见,杨震并不否认的确在整体部署上相当的有利。但杨震认为这个计划,还是有些过于保守了。察南地区的确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但眼下只拿下察南地区却是弊大于利。原因只有一个,不打掉蒙疆驻屯军的主力,这条交通线即便打通也显得很脆弱。 察南地区,距离日伪军驻扎重兵集团的平津地区还是太近,与山西的日军第一军辖区也紧密相连。日军蒙疆驻屯军的主要兵力,也部署在察南的张家口与大同两地。这里的纵深过浅,一旦周边的日军围攻,缺乏有效的回旋余地,这条交通线随时有被重新堵死的可能。单纯拿下察南地区,对打通交通线并无太大的好处。 而且与之交界的晋察冀军区只能控制乡村,大部分的交通线与城市还控制在日伪军的手中。尤其是公路线,还大部分控制在日军手中。大部分的人员和物资运输,还要经过层层的封锁线。这种情况之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运力极为有限。这在相当程度上也遏制了抗联与关内部队,互相补充血液的能力。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拿出这么大的力量来打通关内外的交通与联系。那么与其做的保守,还不如放开了打。集中挺进军大部,抗联眼下在林西的王光宇所部,抢占整个察北与绥北地区,直接打通与晋绥军区之间的陆地联系。 晋绥军区虽说地处晋西北,但是与陕甘宁边区只隔了一条黄河。而且整个晋绥军区所面对的日伪军兵力,远比晋察冀军区所面对的日伪军兵力要少的多。部队可以抢占察北、绥北地区之后,进而向南发展,协助晋绥军区彻底的清除辖区内的日伪军。真正将晋西北控制在自己人手中,以达到可以通过那里大量转运物资与人员的作用。 同时日伪军在察北地区兵力远比察南地区薄弱,主要以一些地方伪军以及伪蒙军为主。同时与山地为主的察南地区相比,察北地区以草原、台地地貌为主。这种地形有利于抗联发挥目前装甲与骑兵协同作战的优势。 最根本的一点是,长度达到一千余公里的阴山山脉,将整个察哈尔分为两部分。如果抢占察北地区,不仅可以打通途径察北与绥远的交通线。山势险峻的阴山山脉,以及面积达到十几万平方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可以成为交通线的天然屏障,保证整个交通线的安全。 以阴山与浑善达克沙地为天然屏障,用于保护交通线的兵力要远比在三面受敌的察南要节省很多。而且察北地区与绥北山水相连,拿下察北可以顺势直下绥北的包头,转而快速南下进抵绥南。 利用有利地形,发挥装甲、骑兵集群的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奠定局面。不仅大大的节省兵力与时间,而且察北的地形,更有利于抗联发挥装备上的优势。草原地形对于装甲集群作战,总比在阴山之中一点点的硬啃要好的多。 第1100章 杨震的最终目的 而杨震希望拿下察北、绥远的最关键原因,也是最终的目标不仅仅只是打通,并建立一条与关内相对稳固的联系,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绥远重镇包头,以及他北面眼下还叫做茂明安旗的白云鄂博。 包头以及他北面的白云鄂博地区,拥有着后世最大的稀土矿藏。在后世不仅仅是中国一个现代大的钢铁基地,还是最大的稀土矿和稀有有色金属产地,以及中国最大的特种钢材的主要原料生产基地。 仅仅一个包头,除了石油与黄金之外,其余的矿产品无论是种类,还是储量远比目前根据地主要所在地北满要丰富的多。尤其是急需的特种金属储量和开采的容易性,远不是目前北满可以相比的。 即便是眼下北满储量最大的煤炭,整个包头地区的储量也不比鹤岗、鸡西、七台河这三个北满最重要的煤炭产地中任意一个少到哪里去。而包头地区更有北满地区没有的,也是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稀土。 如果说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那么稀土就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现代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严重依赖的特种合金,电子工业零部件,根本摆脱不了对稀土中蕴含的稀有金属元素的依赖。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