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82节


几挺通用机枪,就是一个弹药消耗大户。说实在的,这种轻重两用机枪还是自己见过的射速最快的机枪。关内部队装备的无论是捷克式轻机枪、勃朗宁轻机枪,还是缴获的日军机枪,没有一个能够比的上的。

    即便是二四式重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这两种关内战场上最常见的重机枪也无法相比。但射速快,也就意味着弹药消耗量也大。短短半个小时的战斗,就打出去两千发子弹。这在关内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一旦补充弹药不能及时送到,那后面的战斗还怎么打?抗联现役轻武器使用的弹药,与日军的弹药根本就不通用。即便是缴获了日军的弹药,也使用不上。没有了弹药,这些武器只比烧火棍强一些。尤其是那种自动步枪,没有了弹药的供应,短小的枪身拼刺刀那里是三八式的对手?

    到底是关内过来的,从来就没有在补给充足条件下打过仗的老红军、老八路,考虑问题明显要比现在显得有些大手大脚的抗联干部,要周密的多。他考虑的不单单是能不能在指定时间之内,赶到上级要求的地点,还有后续作战的问题。

    而自抗联重新组建之后,就在没有受过弹药不足,而影响战斗部署。甚至很多的情况,在战场上都显得有些大手大脚的老抗联出身的干部,考虑的就没有这么详细了。在他们看来只要上了战场,弹药和补给的问题总部会考虑的,自己只要打好仗就行了。反正对于他们来说,就算陆上没有办法补充,总部还是会给他们空投弹药的,自己有什么好担心的。

    第925章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曹辉这边因为先头连在新源耽搁了足足半个小时,同时消耗了大量的弹药而很是有些生气。那边贺方仁却是一路畅通,除了在陶赖昭北面的马场屯一线,歼灭了日军一个小队之外,一路上却是压根就没有遭遇到新源那样的拦截。

    因为贺方仁在南下选择路线的时候,虽说有可能面临榆树境内日军的夹击,但他却是尽可能的避免了走中长铁路沿线。倒不是他担心遭遇到日伪铁路警察的阻击,他是怕被这些杂鱼缠住了身体。虽说那些伪满铁路警察的战斗力,他并不看在眼里。但却是不想被这帮家伙,耽搁自己的时间。

    他选择的路线,距离中长铁路沿线最近也有几百米,远的甚至有上千米。虽说沿路的交通环境差了一些,没有公路可供选择。但是也有效的避开了日伪军小股部队的拦截。至少不会像沿着中长铁路南下的西路一样,被实际上已经全部日化的伪满铁路警护部队拖住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至于南下的时候没有公路可以利用,这路况虽说有些差了一些。但这种路对于抗联来说,还是不算什么的。毕竟抗联目前所采取的行军方式,还远未能达到机械化或是摩托化的标准。主要的行军方式,还是以徒步为主。

    对于眼下的抗联来说,卡车只是用来装运弹药和补给物资,以及牵引重武器的。别说一般的战士,就是师团一级还主要都是骑马。不仅步兵部队的行军主要靠徒步,就是一般的师以下部队的火炮,也都主要采取的畜力牵引方式。

    除了这些火炮原始设计就是以畜力牵引为主,并不适合汽车牵引。如果改为机械化牵引,需要进行大改之外。剩余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汽油的原因。没有办法,现在对于抗联来说,每一滴汽油都是宝贵的。

    虽说购买的美国、苏联卡车,以及缴获的日军卡车的数量还是比较充足,但是在目前汽油外购渠道已经断了的情况之下,一般部队的长途机动还是尽可能的避免使用汽车输送。除了火车之外,徒步就成了主要的机动方式。

    对于除非有特殊行动,否则已经习惯了徒步行军的抗联部队来说,这些道路的路况再坏也影响不到哪里去。再说这里地处松嫩平原,虽说也有些沟沟壑壑,但是再怎么说也总比山地行军要好的多。

    眼下抗联的徒步行军能力、山地行军能力,虽说与关内完全依赖徒步行军,号称铁脚板的老八路相比多少有些差距,但也没有相差的太多。至少在经过苦心的训练之后,并不比日军的行军能力差。

    所以贺方仁带领的五个步兵连,虽说因为一路强行军而跑的上气不接下气,身后丢下了不少因为体力跟不上而掉队的人员,但是却比曹辉那一路要顺利的多。甚至在抵达陶赖昭外围的时候,还比纵队规定的时间整整提前四十分钟。

m.BoWUCHin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