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些美国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独裁者。 不过对于美国人来说,不管杨震是抽风了还是一个巫师能够从天上变出石油来。但送上门来的美金不挣白不挣。这些石油设备他怎么用是他的事情,最关键的是自己变相的少花了现金不是吗? 相对于美国人的不理解,总指挥和李延禄反应就大的多。如果不是中央授予杨震全权决定此次谈判,两人是打死都不会同意杨震如此败家子的。在两人看来杨震更过分不仅仅是进口了一大堆无用的设备,还与将江北谈判,花费上百万美金的宝贵现汇从苏联聘请了十多名专业钻探工人作为讲师,专门为培训石油工人。 甚至还提前下令军区政治部精挑细选挑选三百名伪满国高毕业生,去苏联炼油厂和有色金属冶炼厂学习一年。以学习石油炼化和有色金属冶炼。他们都搞不懂杨震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总指挥和李延禄两个人的不理解,杨震并没有解释。因为他现在只是在做事先的准备,即便是真正的攻占了龙江省,他也不准备提前开采石油。现在他主要做的是建设石油冶炼厂以及培养钻探人才。至于真正开始开采,则是要等到日军南下之后。 他不能冒险,将日军的注意力全部都转移到自己身上。杨震知道,对于有着一支庞大舰队的日本来说,作为舰艇主要燃料的石油就是其生存的命脉。一旦日军发现仅仅东北所产的石油就能满足其全部需要还绰绰有余的话,必定会亲尽全力争夺。 相比自己与美国人,杨震相信日本人更愿意面对的是自己,而不是有着强大工业生产能力的美国人。一旦日本倾全国之力来攻,现在羽翼还远未丰满的自己还远不是对手。有些时候,拖延也是一种战术。 而且东北地区除了大庆油田之外,还有辽河油田、吉林油田。甚至可以说整个松辽平原下面,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他不能冒着日军有连锁反应,有机会自己解决所需石油资源的机会。 对于杨震来说,太平洋战争还是必须要爆发的。杨震很清楚,如果日军发现北上就可以解决自己所需的资源,是绝对不会南下的。而单凭自己,是无法与日本集全国之力进行一场全面的战争的。而且对于杨震来说,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自己还有机会囤积足够的石油制品。 而且对于杨震来说,攻占齐齐哈尔地区后,齐齐哈尔西边的大兴安岭是自己未来石化基地一个相当不错的天然防御阵地。有了大兴安岭这个天然的屏障,今后的石油基地也就有了一条天然的防御圈。 而且最关键的是,拿下齐齐哈尔等于彻底切断了在黑河的日军第一师团的退路,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第一师团在齐齐哈尔丢了后,除非打算翻过大兴安岭上百公里的无人地带,否则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向南突围。 不管这场战役打到什么程度,但是有一条对于杨震来说,即便是困难和压力再大,也必须要执行的。那就是绝对不会允许这个装备在日军各个师团之中可谓是最精良,所配属的兵力也是最多的第一师团继续在黑河境内呆下去。 在占领哈尔滨之后,这个第一师团所处的位置就有如一把尖刀一样始终抵在杨震的后背上。不拔出这把抵在自己后背上的这把尖刀,杨震是寝食难安。除非杨震并不打算长期占领哈尔滨,与之前的抗联一样,在打开城市之后捞一把就走。 但杨震却是恰恰没有这样的打算。他不仅要收复整个伪满滨江省,还要拿下整个伪满龙江省。所以对于杨震来说,这个第一师团与此时驻守在齐齐哈尔的第五十一师团一样,都是必须解决的。 差别只是杨震将第一师团交给了王光宇全权负责。而自己则亲自坐镇哈尔滨,指挥对五十一师团的作战。这并非是杨震不重视第一师团,而是正好相反。作为日军第一批组建的最老资格师团之一,杨震对其重视远在到目前为止还未彻底完成组建的第五十一师团之上。 但正因为重视,所以杨震才要先收拾相对来说战斗力比较弱,装备也比较差的五十一师团。抢占齐齐哈尔,彻底封闭第一师团的退路后,然后在调过头来,全力解决这个号称日军精锐中精锐的第一师团。 给马凤岐和黄胜斌坚守双城至少七十二小时的命令,是杨震亲手拟定的。因为他要在集中四纵主力以及装甲旅、骑兵旅的全部力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