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忌一面含笑说着话,一面暗暗在心中早已经拿定了主意,“不过本官先把丑话说在前面,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众位士子加入南阳书院后,就应遵从书院的各项法规制度,服从山长的管理和安排。”(山长便是书院的院长。) 钱谦益脸上依旧带着那慈和的笑容,他的眼睛微微眯着,目光却十分锐利,好像能看透人内心深处一般,让人觉得一切想法在他面前都会无所遁形,而他脸上的笑容也是一样的高深莫测,让人捉摸不透,听了赵无忌的话,他一时没有出声。 坐在他身旁的刘宗周,顿时便露出不悦之色,“非也,非也,学问一道,理应畅所欲言,广开言路,岂可闭塞视听,专权独断?” 赵无忌望了刘宗周一眼,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微笑,并未作答。 刘宗周是明末大儒,无论从道德上,还是从学问上,此人皆都是无懈可击,堪称楷模。 但他的缺点也同样鲜明,除了道德和学问,他并无其他方面的才能,刘宗周是一个典型的东林党人,在他的身上,东林党人的种种特性表露无疑。 有学问节操,有道德文章,甚至也有一些热血,他能够看看到这个朝廷的种种不合理之处,并敢于指出来,针砭时弊,然而这也是他们能所能做出的极限努力了。 他们能看到王朝的种种弊端,却并无可行的解决之策,他们指责别人的错误,但是自己也拿不出来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他们过于拘泥于江浙地主和士人的利益,过于维护这个小团体的利益,将团体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打击异己,阻拦王朝对商业的正常税收,在客观上,加速了大明王朝的败亡。 赵无忌并无意跟刘宗周这样的大儒辩论是非,他自知水平有限,和学问渊博的刘宗周辩论,只能是自取其辱,对于这种人,敬而远之,不用理他就好。 眼看赵无忌沉默了下去,侯方域自觉己方胜了一阵,禁不住便有些轻佻地说道:“嶯山先生学问渊博,人品端正,大家都是知道的,前几日在下还接到京师好友的来信,因嶯山先生之才,皇上有意再度启用嶯山先生,出任左都御史一职,实在是可喜可贺。” 左都御史,是大明正二品的官职,级别堪比封疆大吏,众人听了,皆都是眼露羡慕之色,纷纷向刘宗周道喜,刘宗周却依旧是一副古井无波的样子,神色自若,并未因即将身居高位,而有丝毫的欢喜和自傲,颇有一些宠辱不惊的气度。 侯方域的脸上露出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显然,他很享受这种被众人视为人脉深厚,消息灵通人士的感觉。 赵无忌在一旁看着,脸上和众人一样,露出欣喜的笑容,暗地里却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 皇帝的诏书旨意尚未下达,这消息便已经满城风雨,从京师传到江南,从江南传到钦州,事关二品高官的任命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