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高气傲的李承乾是不会为李恪说好话的,除非他别有所图。 长孙无忌微微蹙眉,像是在暗自思忖着什么,这个时候并没有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 李承乾则进一步说道:“父皇,三弟是朝廷栋梁之材,他先前研制出来的车轴、纺织机、黑火药,这些都对大唐的各行各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如若由着三弟年纪轻轻回封地享清福,儿臣实在是担心他会自暴自弃,虚度光阴,这不也是朝廷的巨大损失吗?” 听李承乾一番设身处地为朝廷社稷着想的言论,在场百官们一个个低头不语,他们正在猜测太子这样做背后的深意。 朝堂之上,波谲云诡,这种时候谁能精准站队,并且揣摩到大人物们的心中所想,往往就有机会借此机会扶摇直上,谋权谋利。 岑文本等少数几位支持李恪的大臣,正打算站出来说话,却被李恪用眼神逼了回去。 李恪在宣政殿就这么几株独苗,不希望他们被太子党盯上,眼下还是要以保存实力为首要考量,这几位大臣还要在今后发挥更大的作用。 岑文本面有凝色,他听出李承乾这番言论的画外音,其实是在提醒李世民像李恪这样的人,绝对不能放任将其留在自己的地盘,否则将来必定生出祸患。 这番话着实厉害,就算李世民再怎么信任李恪,也不由地会在心中警惕起来。 一个能不断创造出各种突破性发明的人,一个可以研制出黑火药,并改善炼钢技术,造出强度硬度超出想象的兵器的人。 真的应该将他放出长安城,任由着他不受管束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吗? 等真到了那个时候,天高皇帝远,李恪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手段,只怕不消三年五载就能打造出一支战斗力惊人的军队。 这种事只取决于他想不想,而不是他有没有这个能力。 李世民虽然知道李承乾这样恶意揣测李恪,无疑是非常卑劣的行径,可他又不得不承认,这种隐患是客观存在的。 他又想起长孙皇后告诉他的那些话,说李恪无意留在长安跟太子、魏王明争暗斗,相较之下李恪更希望能早日离开长安,回到自己的封地安州去过潇洒快活的日子。 现在仔细回味这句话,李世民隐隐觉得这是不是李恪下了一步棋,这步棋叫做“以退为进”。 宣政殿内,文武群臣都在等待着李世民表态,吴王的去向现在成为了大唐政治圈中最为敏感的焦点话题。 为此李世民也是心情复杂,他一方面对李恪怀有歉意,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忌惮李恪的能力。 他迟迟没有做出决断,而是将目光看向了今天鲜少说话的魏王李泰。 “今天魏王少言寡语,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你对你皇兄离开长安这件事,有什么想法吗?” 本想低调处事,不趟这浑水的李泰被迫站出来,他想了想才说道:“父皇,儿臣认为皇兄才华横溢,无论在哪都能为朝廷做出卓越贡献,并且儿臣也相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