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宪在心里思忖着,打开了孟芳苓的信。 孟芳苓在信里提醒姜宪,蔡如意这一次来势汹汹,不仅给韩同心、给简王带去了大量的礼物,对朝中的重臣如汪几道、李瑶等人更是不惜代价,一车一车的往那些人家里拖东西,礼单让孟芳苓这样主持着慈宁宫日常事务的女官都觉得惊心,并道:“……总感觉赵啸要做些什么似的。可蔡如意对外却一律只称赵啸的水军无倭寇可打,为了不荒废时日,就安排水军去剿水匪,收益颇丰,就全部带到了京城,送给了韩同心、简王、汪几道等人。” 姜宪看着冷哼。 有谁会嫌弃钱多咬手。 赵啸就是发现了座金山,也没有和别人均分的道理。 蔡如意进京,多半还是另有图谋。 而且这件事还要从后宫着手。 不然赵啸也不会让蔡如意来办了。 姜宪写了信回去,让孟姑姑多注意蔡如意的动向。现在东西六宫,说到底还是在太皇太后的手里。 但她还没等到孟芳苓对她这封信的回信,就收到了孟芳苓的第二封来信。 她在信中担忧:“京城的粮价原本就打破了历史最高价格,可粮价还在一路攀升,达到了一个让人咋舌,一般的富商都吃不起了的地步。韩同心想让简王力挺她做摄政的太后,可简王却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韩同心没有能力统摄朝政。 朝同心气得咬牙切齿,请了蔡定忠帮她说项。 可汪几道等人根本就不搭理这件事。 简王也很恼火。 姜宪知道后并没有放在心上。 在她看来韩同心想摄政根本就是妄想,有简王和汪几道压着,是不可能的。 等到了六月底,孟芳苓又差人送了一封信过来,说是赵啸的长子赵建童被封为三等侍卫,进宫给赵玺做了伴读。 半个月之后,江南暴雨不断,再次出现涝情。 杨俊和江浙总兵李政被弹劾。 八月初,两个人被罢官。 八月中旬,江南漕运河段多处被雨水冲垮,漕运停渡。 黄河关中河段根本就没有修浚,如今遭运停渡,京城的粮食涨到了三十两银子一斗。 很多人干脆就举家北迁或是南下。 古玩贬值。 很多江南的大商贾趁机到京城收购古董珍玩。 董家也派了人来问姜宪,这件事做不做得? 姜宪笑道:“正当的生意,有什么做不得的?” 又不是与普通民众去争利。 董家三爷高高兴兴地去了京城。 人刚到保宁就差人送了信回来,说京城有官员提出迁都南景。 姜宪的眼角忍不住跳了又跳,问奉命给她送信的董珊瑚:“这消息可靠吗?” 董珊瑚迟疑道:“是我三叔从一个世交口中听说的,他建议我们家与其这个时候在京城收古玩,不如南下去买地,恐怕会获利更多!” 能和董家交往的,也都不是等闲的商贾。 这些人知道消息的重要性,通常都会花大力气去打听各种消息。就像董家,会花很多的心思在李家身上一样。 ※ 亲们,第二更! 我准备努力写出第三更……但有几天没有这样努力地更新,感觉还是有点累,大家让我适应一下,三更可能有点晚,亲们别等,明天早上起来看吧!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