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成品仪器砸到南部高校的那伙人头上去!” 过了几秒钟。 侯星远的手掌重重在这些文件上一拍,叹息道: “小高,你说这些项目,我能同意吗?” “如果这种口子我都开了,咱们华夏的科研就真的没救了。” 高洪文默然。 自从当年周善院士被杀鸡儆猴后,国内对科研经费的追缴周期一下宽松了许多。 虽然与之对应的是单项经费减少,200万以上的项目并不常见。 但总体的界限还是被放宽了的。 加之这年头申请本子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不少人便把目光放到了科院的自有项目上。 因为与国家的那些基金项目不同,科院对自有项目的决定权是非常高且灵活的。 自有两个字,说明一切。 一般科院项目能批下来,基本上都是面上项目起步,也就是经费百万以上。 所以下属机构的申请书就别说了,像花木兰那种社科院的跨领域协调申请都层出不穷。 说实话。 侯星远不是那种不通情理的人,有些情况他确实可以理解。 比如说一个项目计划的经费是300万,项目负责人往往会多报50万——这笔钱其实有很大概率不会被挪用,而是出于仓鼠心理准备的一个备用小金库,以备不时之需。 或者就是有些有实力的大佬喜欢物质享受,出去开会要住五星酒店,吃饭挂房账等等——酒店里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一瓶可乐都能给你卖15块钱。 所以他们在申报经费的时候,通常会多报一些。 虽然侯星远有些反感这种做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情况也确实存在。 所以如果项目确实有研究价值并且申请人能力很强,侯星远一般都会选择默认——仅限于额外申请数额不高的情况。 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不是想申报一个备用小金库,而是想直接挪一座金山过去了。 一个300万的项目,他们敢给你发600万甚至800万的项目书。 这你让侯星远怎么同意的了呢? 当然了。 这不能说华夏的科研圈有多肮脏,说到底还是人口基数的问题——人多,项目标书自然也就多了。 如果你把这些奇葩申请书和总的项目书做一个比例计算,百分比上的数值并不会多高。 例如之前提及过的sci撤稿。 当年盛传的全球撤稿1564篇sci论文,国内536篇占据第一,很多人便说“你国造假严重”。 但实际上这536篇里头,有174篇是翻译存在和图片不符的撤刊,很多校对后再次发布了,还有41篇是国防七子的论文。 扣除掉这些之后,国内撤刊的数量是300出头。 海对面撤刊的数量则是255,而国内发表的期刊数量呢,却是海对面的3.4倍。 造假数量看起来国内多,但占比上却只有海对面的三分之一。 100个人里头出5个奇葩,看起来比10个人出一个要多,但前者的比例却要低于后者。 不讨论基数问题直接谈数量,很多时候就是在耍流氓。 只是基数这个概念面向的是大众,侯星远作为项目的主审批人,许多时候面对的就是具体的‘数量’了。 随后他又想到了什么,花了些时间在退回文件里翻了翻,从底部抽出了一份标书: “还有这份,粤省某个机构写的意向书,希望能对接悟空号的数据库,说是能发现暗物质。” “整个项目经费180万,哈?!” 侯星远说着自己都被气笑了起来: “180万能探测到暗物质,老子当场就去隔壁兵器工业集团串门,把他们实验室里头的那啥扎古热能斧给吃掉!” 嘟嘟嘟—— 侯星远话音刚落。 他身边的电话便响了起来。 来电的区号是0551,作为曾经中科大的校长,侯星远对这个区号相当熟悉。 因此没怎么犹豫,他便接通了电话: “你好,我是侯星远。” 过了片刻。 潘院士的声音从电话对头响了起来: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