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微镜的原理其实很简单,说白了就五个字: 凸透镜成像。 显微镜结构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 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 并且物镜的凸透镜焦距,要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因此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是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反光镜则用来反射照亮被观察的物体,一般有两个反射面: 一个是平面镜,在光线较强时使用。 另一个是凹面镜,在光线较弱时使用,可会聚光线。 至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也很简单,目镜x物镜的数值就是方法倍数了。 现在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高就是1600倍,那些说可以放大几万倍的光学显微镜都是在忽悠人…… 这个倍数的原理涉及到了衍射极限,也就是一个点光源会形成一坨衍射斑。 到了这个倍数,不论提高镜片折射率还是叠加镜片提高倍数,都将变得毫无意义——起码在光学显微镜的范畴里是这样的。 当然了。 说到显微镜,肯定得提及这玩意儿的发明人。 此人和美洲大蠊一样,也是一位老龙套了。 没错! 此人正是…… 罗伯特·胡克。 实际上。 根据后世考证,真正想到显微镜运作原理、并且发明出第一台显微镜的,应该是1595年的詹森父子。 但这两个倒霉蛋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制作出来后啥事都没干就嗝屁了。 因此在史书上,显微镜的发明权便成为了另外两人撕逼的战场: 列文虎克和罗伯特·胡克。 这两人的混淆程度之高,连人教版的生物书都出过错。 首先从时间点来做个定义: 在显微镜方面,罗伯特胡克的发明要比列文虎克早二十年。 不过胡克发明的显微镜倍率只有20倍,虎克的则高达270倍。 因此真正的说法应该是胡克发明了显微镜,虎克发明……或者说改良出了高倍显微镜。 另外在生物学贡献上,胡克虽然发现了细胞,但他观察的是软木塞的切片。 胡克放大后发现了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英文的cell命名了它们。 但实际上。 他观察到的是死亡的细胞,他所看到的只是残存的植物细胞壁。 而列文虎克则观察到了活的微生物细菌,因此他才被认为是微生物学的创始人。 这就好比胡克和虎克都鼓捣出了时空机器,胡克穿越到了400万年前,发现了一具生物的骨架,他把这个生物取名成了恐龙。 虎克的技术比胡克好点,穿到了6500万年前,见到了真正的、活着的恐龙。 后者的发现明显要更完整一点,但由于前者先行一步的缘故,恐龙的发现者只能归属于前者。 总而言之。 胡克发现了细胞壁,并且命名了细胞。 虎克发现了细菌,观察到了完整的细胞结构,从而定义了微生物。 同时前者发明显微镜。 后者发明高倍显微镜。 这就是生物书上都讲不清的历史真相。 视线再回归原处。 按照徐云的设计,整个显微镜的diy过程一共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要保证物镜成像于目镜物方焦点处,具体可以用f′(x)=$frac{1}{3}$计算。 二就是倍数问题。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