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带着人,把全部试卷送回,先把案卷封存在评卷的区域,就匆匆来到林丰的书房,行礼道:“国公,三万六千多士子的考卷,全部送到国公府,可以安排人阅卷。” 林丰道:“去请老师和师兄,以及通知章逸、王棠、白正、徐义府等六部尚书和所有邀请的名士,开始阅卷。” 这次的阅卷,规模很大。 荀子因为年纪太大,精力不足,他这一次是负责总体的阅卷负责人,挂个头衔。真正阅卷的人,是韩千秋、章逸、王棠、白正、徐义府、严都这些人。除了这些人外,则是白鹿书院的四十个名士。 毕竟试卷太多了,单纯少数人,不可能短时间评卷结束。 这些人,品行上佳。 都是可靠的人。 至于林丰本身,他不曾参与阅卷,因为这是避嫌,林丰只需要负责总的阅卷就是。实际上如今的科举,就是林丰一把抓,一切都是他掌控。 不过评卷这里,把章逸、王棠、严都等六部尚书抓来,是为了彰显公平性。 章逸等人是不乐意的,评卷枯燥,也耗费时间。可是,架不住皇帝站在林丰的一边,皇帝下令,章逸、王棠等人不乐意,事情也是顺利敲定。 刘振道:“卑职立刻去通知。” “等一下。” 林丰伸手制止。 刘振问道:“国公还有什么吩咐吗?” 林丰道:“遇到极佳的试卷,如果老师和六部尚书认可,送到我这里来。” “喏!” 刘振再度回答。 刘振出了书房,来到荀子、韩千秋、章逸、王棠以及其余所有大儒名士所在的区域。他走到荀子面前,恭敬道:“荀子,考生的试卷已经全部送来,可以去阅卷地阅卷了。” “那就走吧。” 荀子点头,缓缓站起身。 他眼中也有期待,林丰改革招录士人的办法,以开科取士的方式进行,他是极为赞同的。天下士人,读书很不容易。天下的读书人太少,以至于民智未开。 如果能大范围的开科取士,会鼓励越来越多的人读书,这就是开启民智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他和韩千秋一力推进书院的原因。书院大规模的传道授业,才能使得更多人开启智慧。 为什么之前读书的人少? 第一,是读书难,尤其读书需要消耗大量的钱财,求学也不容易,一般人读不起书。毕竟你读书后,家中就少了一个劳动力,在农忙时节没有人耕种,还得吃白饭。 第二,读书无用。世家大族的子弟,亦或是豪绅子弟,即便不怎么读书,一样能做官。 因为举孝廉这一制度,本就有利于世家子弟,他们有足够的关系和人脉,到了年纪就可以举孝廉,然后开始按照家族规划的路线做官。 一般的寒门或者是普通人,读了书后,你即便有些学识,想出人头地,也没有机会举孝廉。 这就导致普通人,不愿意付出代价去读书,还不如学一门手艺。 如今,却不一样。 科举的出现,导致寒门或者普通人读了书,就有了鱼跃龙门的机会。即便这个机会很小,总归比原来举孝廉的制度更好,会有很多人去试一试。 一旦成了,就是彻底改变命运。 科举的出现,相对公平。 这是荀子为之赞许的。 荀子带着韩千秋、章逸、王棠等一众人,来到堆积试卷的地点。一众人各自落座,陷入了海量的案卷之中。荀子不需要亲自批阅试卷,只需要总揽全局就是。 在荀子吩咐开始后,韩千秋、章逸、徐义府、严都、王棠、白正都开始阅卷了。 四十个名士,也埋头阅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