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卷,二百六十个字。 属于《大品般若经》中六百卷中的一节。 “看,有卖梳子的啊?”几个人看到有卖梳子的,都有些惊讶。 “这里的和尚,怎么可能买梳子呢?”王玫都有些被眼前的画面整懵圈了。 卖梳子的人是一个穿着比较普通的中老年妇女,只是有些满面愁容,听到王玫这么说,也是苦笑了一下:“小妇人家里就是做这个的,别的也不会啊!” “那你换个地方啊?”薛家小姐也开了口:“婶子可以找个店铺寄卖也行啊?” “找了,庙里的大师傅给找的,但是寄卖也得给人抽成啊!”大婶道:“这都是我两个女儿做的,家里两位老人身体不好,常年吃药,我男人也是在外给人扛活,两个儿子跟着他们父亲,我家……也只有这些手艺能赚点钱。” “这些东西,都是父子三人在做工的时候,捡回来的边角料吧?”温润低头看了好几眼,那些梳子做的精细又灵巧,女孩子心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材料都不太大。 但是料子好啊! 什么红木、鸡翅木、黄花梨的都有,更有紫檀的,香檀的,甚至还有绿檀的,品种可齐全了。 “我家是祖传的木匠手艺。”中年妇人道:“男人都会做木工活儿,女子都会这种手艺。” 她这上头不止有梳子,还有一些木头雕刻的簪子。 可是她一个妇道人家,只能在这寺庙门口摆摊卖一卖东西,还是各种头发上的东西,和尚们是用不上的啊! 来往香客也没见有几个人来买。 “你要买梳子么?”王珺只能这么想,因为这事儿吧,谁也没办法,和尚庙前卖梳子,也是没谁了。 看这中年妇人的样子,也是迫不得已,不然谁会来这里抛头露面做小买卖呢? 妇人又说这里的买卖是很多,可一般都是一样一样的,重样的很少,比如说有人卖炸油条,最多还有两家跟他一样卖炸油条,第四家都不会有,以免引起争端。 这里庙会天天开,长年累月的都有人在这边做生意。 寺庙是不管的,但是做生意的人,必须要和善,再说寺庙让人在这里做生意,肯定是提前就打好了招呼,清贫之家,有重病人之家,或者是上京赶考的清贫举子,甚至是那些代写书信的都是有秀才功名之人……总之,都是弱势群体。 这也是为什么,护国寺这里的人都是一些平民百姓的原因,这里是内城区,能进来的平民百姓可不多,光是九门那里想要通过,就不容易。 得有护国寺的人担保才能放行。 “我们买一点吧?”看人可怜,几个女孩子,不管是小姐还是丫鬟都有些动心了。 “你们帮的了她一时,也帮不了一世。”温润看着她们买了梳子,可是妇人的梳子本就是很好的东西,赚的并不多,因为价格也不贵。 “谢谢,谢谢!”这妇人明显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个劲儿的合十鞠躬。 “哥夫,可有办法继续帮她?”王玫看不得这样的场面,她是苦过的人,知道那种无力感。 遇到事情,王玫还是不由得看向温润。 “倒是有个办法。”温润摸了摸下巴:“等着,我去庙里头走一遭。” “还去啊?”王珺明显不想去。 “走吧!”温润非得拉着他去。 俩人去了庙里头,找了知客僧,求见管理大雄宝殿的长老。 王珺的身份,还是能见到这位长老的,结果一见面,温润就说了个计划,听的长老目瞪口呆之余,也觉得可行:“只是不知道,温雅士与那位妇人,是什么关系?” 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