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也是后王,他的“法”对于尧舜禹汤这样的先贤来说,同样是“新法”。 第四段,姜星火说了“法”虽然不能轻易变动,也不能因循守旧,二者要选一个平衡点,弃其弊、取其利,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法”。 当姜星火完成了他的理论构建后,现场大部分聪明人,都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既然“法”是为了让天下安定,既然要根据时代来调整“法”,既然朱元璋用的也是相对的“新法”,那么姜星火就要论证,眼下到底需不需要调整“法”了。 王景此时方才瞅空开口道:“法之.” 话未说完,就被姜星火粗暴打断:“王侍郎请我赴死,难道还不允我死前说句话了?我说的有没有道理,交由诸公与陛下评判便是,王侍郎有何可着急的?” 简而言之两个字 ——急了? 王景面红耳赤,但实在是一时语塞。 今日他不要命敢抬棺死谏,姜星火同样也不要命。 而且此番情景,姜星火既然说出了交由现场文武百官和皇帝来评判的话语,这顶带着大义的帽子压下来,王景确实是不好打断姜星火的话语了。 “今日,姜某有三问!亦有三答!” 姜星火环顾四周大臣,此时哭陵的官员们,都不自觉地停了下来,抽噎着看向这位国师。 “若是三问三答之后,诸公觉得无甚道理,这法,不变也罢!” 此时的姜星火,举手投足间洋溢着无穷的自信,似乎他笃定了,虽然刚才他距离失败仅差一步之遥,但当他的三问三答之后,现场的诸公,将会彻底对新法服气。 “第一问!” “洪武开国,乃是‘山河奄有中华在,日月重开大宋天’,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为何行卫所制新法?为何不用宋朝厢军旧法?” 姜星火一步踏出,百官如一剑劈海一般像两侧散去。 “原因再简单不过!” 姜星火一边走着,一边看着朝堂诸公们的面容。 “胡虏入主中原,天下百姓起兵抗元者何止百万?彼时数百万众,皆抗元有功之臣,太祖高皇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功,岂一人可成耶?” 这话,堂堂正正,没有人敢否定。 朱元璋一个人提着刀,是没法驱逐鞑虏的。 姜星火话锋一转,直接道出了这里面的本质原因:“而这数百万众,浴血拼杀,血性难磨,好勇斗狠,若是放回民间,难道不是必然酿成大患?而即便朝廷愿意遣散,对于这批有功之臣,又如何一下子拿得出海量的遣散之财?故此太祖高皇帝考虑实际,设立了卫所制度,难道这不是法因时而定?” 姜星火的话语如同连珠箭一般射向在场诸公的胸口,堵得他们发闷。 “而今日卫所制度为何渐渐有崩塌之势?为何卫所百姓会逃籍?” 此时针砭时弊的姜星火,冷笑不止:“原因同样再简单不过,时代变了!大人!” “如今天下安定,大明已经从元末战乱那种命如草芥的时代中走了出来,有能力考科举做生意的卫所百姓,又怎么会乐意一辈子种地当兵呢?” “法既因时而定,自可因时而变!” “此乃我第一问,第一答,诸公自可评判讨论,若有错误,皆可指出。” 大臣们渐渐议论纷纷了起来。 “是啊,太祖高皇帝设立卫所制,考虑的是当时的时代情况,如今的时代已经变了,若是强行让制度不变,恐怕便是所谓刻舟求剑、缘木求鱼了。”有年轻的大臣感慨道。 “没错没错.如果不想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只有两条路选择,要么放开军户参与科举、经商的渠道,要么就变革卫所制度。” “话是这么说的,可毕竟这么多卫所人口,数以百万计呢.” “这确实有点麻烦,还是不要轻易变动为好。” “话虽这样说没错,但是要变革制度也绝非易事,且看这卫所制,也是太祖高皇帝在世之时便想了许多方法,权衡利弊方才完成。”也有年纪较大的大臣表示担忧。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