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334章 伐蜀计划


语,但是在这个看重声望的时代,资历尚浅的曹爽是很难服众的,在丁谧等人的撺唆之下,曹爽起了伐蜀的念头。

    现在魏国想要对外作战,也就是两条路可以选择,伐吴还是伐蜀。

    在曹爽看来,伐吴的难度较大,还是伐蜀比较靠谱一点。

    三国之中,魏国实力最强,吴国次之,而蜀国最为暗弱,尤其是诸葛亮穷兵黩武屡次进犯,搞得蜀国兵疲民贫,实力大跌。

    而吴国则是占据水乡之利,坐拥长江天险,魏主曹丕曾数度亲征,都无功而返,魏国在没有强盛到可以压制东吴水军的力量之前,是无法轻易能战胜吴国的。

    所以,老太太捡筛子——专挑软的捏,曹爽把立威的目光,投向了西边的蜀国。

    这些年来,魏蜀之间战争不断,不过大多数都是蜀国主动挑起来的,魏国的伐蜀作战,却是屈指可数。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还是魏太和四年,明帝曹叡派遣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统兵十万兵分两路,进攻汉中。不过不巧的是,大军刚走到半路,就遇到了连绵的大雨,道路阻隔,兵不能行,所以最终是未接一战,潦草撤退。

    所以伐蜀作战,其实魏国是没有多少经验可循的,但在曹爽的想法之中,伐蜀还是要比伐吴容易一些,毕竟蜀国所倚仗的是,是山川之险,魏国只有派遣足够的人马,就足以踏平蜀国了。

    很快,伐蜀的计划就摆上了朝廷的议事日程,但却遭到了司马懿的强烈反对。司马懿认为,蜀国关山险恶,易守难攻,这些年来,一直休养生息,兵强民富,此时进攻蜀国,选择的并不是时候。

    按理说长年在西线和诸葛亮作战的司马懿是最有发言权的,但是曹爽却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司马懿这是为了阻止他声望提升而故意下绊子,现在为了争夺朝政大权,他和司马懿已经是水火不相融,司马懿又怎么肯轻易地放手让曹爽单干。

    司马懿一人反对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司马懿站出来之后,后面的群臣个个跳了出来,都不赞成曹爽的出征计划。

    这似乎让曹爽很是为难,在反复的交涉之下,曹爽和司马懿总算是达成了谅解,由夏侯玄担任征西将军,他所空缺中护军职位,则是由司马师来担任。

    这无疑是一种妥协,但曹爽为了获取司马懿的支持,而做出的不得不让步的决定,让司马家的人插手中护军的位置。

    不过夏侯玄出任征西将军一职,倒是可以把司懿在关中的势力大幅削减,要知道司马懿苦心经营西线多年,在关中军中培养了不少的亲信势力,如果此机会,派夏侯玄出任征西将军,到是有机会对雍凉的军队进行一番清洗。

    而且伐蜀作战是一个系统的计划,曹爽必须要提前做好一切的准备,派夏侯玄去长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这里,曹爽虽然没有打过仗,但生在名将之家,耳濡目染,自然还是可以学到不少东西的。

m.BOWUchiN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最后的三国2:兴魏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