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吾后园桑树开莲花,吾将舍地给你。”没想第二天,后院桑树果然开了莲花,匡护禅师来请黄守恭去欣赏。黄守恭见桑树果真开了莲花,一时语结,食言不肯舍地。后来想是得罪了菩萨,终一病不起。 黄守恭得病之后,思前想后,觉得自己不该食言,便让人去请匡护禅师,问他要多少地。匡护禅师笑了一笑说:“一袈之地足矣!”黄守恭听完窃笑,说:“那一袈之地是多少啊?我黄家可有三百六十庄地,早知这么一点,我何苦同你计较呢?”于是就同意了! 不想那和尚轻轻一笑,将身上的袈裟解开,双手一张往空中一抛,瞬时遮天盖地,将黄家三百六十庄地尽行遮荫了。 黄守恭此时哭笑不得,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所有的地产都捐赠了!故此,开元寺的前身就叫莲花道场,也有莲花寺之说。而“桑莲法界”的传奇,就源于这个典故。据说,在大雄宝殿的后侧西边,有一株开过白莲花的千年老桑树,那就是“桑蓬古迹”在老桑树下,立有一块古老的石碑,其间言之凿凿,确有其事。 黄守恭捐赠土地之后,病就好了!随即被遵奉为开元寺的檀樾主,并在寺内修建檀樾祠,子子孙孙,世代承继。 4。 自传说中黄守恭捐地建造莲花道场以来(公元686年),开元寺至今已有1338年的历史。并经过龙教寺,龙兴寺的更名,终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正名为开元寺,并一直延用至今。此后,开元寺倍受历朝历代的尊崇,不断繁荣兴盛。在宋、元两朝鼎盛时期,开元寺曾有寺院120多所,僧侣一千多人。 元朝末年,一场大火将开元寺焚毁。至明洪武年间,开元寺得以重建。因此,目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大部分是明、清两代的建筑体,还有一部分建筑体,是民国年间重新修建的。据传,原开元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总占地面积达7。8万平方米,实是规模宏大。然现在仅存的规模,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二而已。 自元末火灾之后,开元寺除了东西塔,目前最为古老的建筑物,应该是明代重修的大雄宝殿,但基本上保持唐代原有的风格和规模。大雄宝殿又叫“百柱殿”全殿由86根巨柱撑起,形式多样,雕工各一。有木有石,有方有圆,有楞梭有蟠龙,还有海棠花柱等等。可谓一殿之中有百柱,柱柱之间不相同啊! 岁月的烟尘让开元寺几经变更,也把这两座古老的石塔,侵染成暗灰的褐色。然这一千多年的记忆里,开元寺从唐代一座小道场开始到闻名世界的大佛寺,期间总有许多路要走,有许多故事要说。 并且我们知道,东西两塔也从唐朝的两座木塔、变更成砖塔再变更成石塔,不断走向成熟稳重,千古万年。 东塔镇国塔由文偁禅师于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建成,是通高五层的木塔,后改木塔为砖塔。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又拆砖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建,前后经过十年才打造完工。镇国塔通高48.24米,为世界现存的石塔之王,中外无一石塔可以与之媲美。 西塔仁寿塔系王审知于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建造而成的,初名“无量寿塔”北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后又改木塔为砖塔,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1237年)又由自证法师拆砖建石,比东塔早十年建成。仁寿塔通高44。06米,是仅次于东塔的世界石塔之王。 东西两塔是现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高大的石塔,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史空前鼎盛、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建筑。两塔相距200米,不但在中国石塔中立地为王,在世界石塔建筑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5。 第三次来开元寺,是今年八月份。原本是想证实一位网友给我的一条网络留言——据说,在开元寺的东西塔上,有一个酷似沙僧的佛陀浮雕,它不使月牙铲兵器,而是使用一条棍子做为兵器。他问我可曾看到过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