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本来是计划去f射线实验基地,也和学者团的专家们讨论一下控制核聚变技术的研究方向。 但是,一个消息让他改了主意。 他去了航空材料院。 航空材料院和东工精密一起负责制造微米级颗粒性材料的实验,他们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实验过程中分离出颗粒性材料。 这个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是曹东明、曲贵以及杨云和。 曹东明、曲贵代表的是航空材料院,主实验也是在航空材料院进行。 杨云和则代表东工精密,东工精密负责材料切割、加工,并提供实验所需的一些高端设备。 同时,东工精密的团队,还需要研究制造容器以及搅拌器。 搅拌器只是制造环节的一个部件,但就像是航空发动机的扇叶一样,搅拌器就是制造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的部件之一。 现在能成功制造出颗粒性材料,也和杨云和对搅拌器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他的团队制造了好几种性态的搅拌器,其中有个设计发挥了作用,才成功制造出了颗粒性材料。 当成功制造出了颗粒性材料,杨云和表现的非常激动和得意,他确实有激动和得意的资本。 现在的制造过程,只是说出来都很神奇。 颗粒性材料的形态构造非常复杂,而制造过程就只是把材料融化后和另一种超导材料溶液混合,然后用搅拌器在容器里快速旋转,充分的搅拌再冷却凝固后,就能够得到性态复杂的材料。 “这就是女娲造人啊……” 杨云和感叹的说道,“说实话,在研究开始前,我都觉得没什么希望。即便王院士非常有信心,但整体听起来,不像是能完成的技术。” 曹东明和曲贵一起点头,他们也有同样的感觉。 这个技术听起来太高端,高端到感觉不像是真的,结果还真就让他们制造出来了。 “虽然只是制造出一些小颗粒,大部分都不成型,但我们实现了从0到1的积累……” 杨云和说着都翘起了嘴角,“哪怕是王浩院士,也说不出什么了吧?” “最主要还是这个搅拌器的设计。” “我和其他人论证了很多次,都觉得三层长扇叶的设计,最有可能制造出颗粒性材料,没想到还真是……” “从0到1啊。” “现在就等王浩院士了!” 第四百三十九章 这种差距,感觉都不讲道理啊!核聚变研究的开端! 航空材料院,后排基地的一座大型实验间。 王浩站在实验操作台前,盯着台上的一小团粉末状物体,问道,“这就是提取出来的颗粒性材料?” “对。” 曹东明点头道,“那边还有很多其他的(材料),但都是大颗粒,而且也不成形状,我们后续做了分离,只得到了这一小堆材料,用显微镜观察确定是半拓扑结构的颗粒形态。” 王浩轻轻点头。 杨云和指着操作台上的搅拌器,迫不及待的介绍道,“王院士,你再看看这个,我们团队设计的搅拌器。” “在这个研究中,搅拌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连续做了三次改善,做了很多次实验,才确定这个形态能够分离颗粒性材料。” 王浩跟着看了过去。 搅拌器,就是一个金属柱子,周边有复杂的扇叶设计,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破壁机的锯齿,实验过程中,搅拌器通过快速的旋转,把金属液体彻底打碎,使得其成为一个个小颗粒。 曲贵也跟着说道,“我们的几次实验,主要就是针对搅拌器,其他也没什么可调整的。” “我们都认为搅拌器的形态是突破点。” “实验证明,确实如此。” 杨云和被肯定也很高兴,因为搅拌器就是他的团队做的研究,能在实验中发挥作用,也就是他的成果、功劳。 王浩走过去仔细的查看,还用手摸了摸几个扇叶,点头评价了一句,“很了不起啊!” 杨云和顿时很激动。 虽然他的年纪比王浩大很多,但双方的学术影响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能得到王浩的肯定也值得高兴。 两人都是院士。 但院士和院士差距很大,甚至大到不可思议。 有些院士能千古留名,所做的研究被认为有重大贡献,有些院士则干脆没有人认识,多数研究也不被认可。 杨云和就属于后者,他的研究领域是金属加工、精密加工,是偏于工程类的方向,大部分成果也都偏小众。 另外,高端制造、精密加工是个大领域。 大领域方向有很多的研究,他的研究也不过是添砖加瓦,一些突破能让技术水平有提升,但有些可替代性强,具体有多大提升也很难说。 杨云和一直希望自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