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15节


    这个功劳也能算他一份吧?

    ……

    会议结束。

    应展明立刻成为了焦点。

    他的方案听起来并不复杂,说直白些,就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远远比不上一些高级材料专家拿出的方案。

    但是,有效最重要!

    他的方案获得了实验组上下一致认可。

    王浩也肯定了应展明的方案,直接说明会进行采纳,后续就按照方案进行对应材料的制造。

    这很了不起。

    王浩主动过去和应展明握手认识,赞叹他不被实验框架限制,鼓励他继续为实验组努力工作,许诺阶段性研究结束以后,会给他发放更高的奖金,并把他的贡献写进报告之类。

    然后,王浩思考起了研究组的人员问题。

    现在研究组的核心成员中,材料、核磁等方面的学者,都是科研部门直接派过来的。

    周晖就是如此。

    应展明也是周晖打申请才过来的,是‘直派’学者中唯一年纪低于四十岁的研究员。

    科研部门派过来的学者,都已经有不小的名气,可以说是各自领域的顶尖学者。

    同时,年纪也都不小。

    周晖都已经五十七岁了,年纪再大一些都可以考虑退休,结果在‘直派学者中’只能算中游水平。

    前沿性的科学研究,需要更多的年轻学者。

    年轻学者往往更具有创造性思维,而年龄大的学者容易被条条框框所限制,很难有什么高价值的想法。

    “是不是该换几个人?”

    “年纪大的留两个就够了,其他人回到原来的岗位,让科研部门再派几个年轻学者过来,资历低不重要,知识扎实就好……”

    “像是周晖、杨承造、李树民……”

    “这几个……”

    王浩想想都有些无奈。

    周晖、杨承造等几个老教授,确实非常重视项目研究工作,颗粒性材料的研究上,他们都拿出了十几页的报告。

    每一份报告都牵扯高端材料制造技术。

    有些内容甚至完全超纲,让参会的人都听不明白,但没有反馈任何‘正确’的想法。

    换句话说,他们的工作根本没有意义。

    “实验组内也应该有竞争机制,让有能力的进来,没贡献的出去,也是理所当然的。”

    王浩思考着,觉得应该找何毅、邓焕山等人商量一下。

    这方面确实要考虑。

    百亿级别的材料项目,可不是一些人进来混资历用的,研究难有贡献就没必要留下来了。

    ……

    现在颗粒性材料的研究上,就是等待合作的工厂依照方案进行制造。

    等材料制造好以后,就可以进行反重力性态实验,看是否能对反重力效果产生影响。

    当然,王浩已经提前有答案了。

    但不管怎么样,真正的实验数据才具有说服力,而他也不清楚具体的效果有多大。

    在等待期间,他又跑了一趟湮灭力场实验基地。

    湮灭力场实验基地运送过来一套螺旋磁场设备,是专门为了新的强湮灭力场发生装置让高能物理所制造的。

    之前研究强湮灭力场的新技术,把力场强度提到了8.1左右,已经接近了极限数值。

    如果再用螺旋磁场进行挤压,湮灭力场的强度肯定会更高。

    “但是,也不会高多少。”

    “直流强湮灭力场技术,内部没有反重力场,利用螺旋磁场挤压也只能在外层得到反重力场薄层,影响效果比不上直流反重力制造强湮灭力场薄层……”

    王浩对汤建军说道。

    汤建军一直在湮灭力场实验基地,他是国内最顶尖的核磁专家,主要负责的就是磁场设备。

    他问道,“原来是8.1,现在能有多少?”

    “我估计吧……”

    王浩犹豫了一下,说了个数字,“8.3、8.4,增长幅m.BoWucHiN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