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套逻辑思考下来非常的惊人,帕森斯都开始觉得自己是超级天才。 当然,他知道自己的研究顺序不正确。 理论物理研究的正常顺序,是有一定数学基础的情况下,做推导和分析再得出结论。 帕森斯则是先进行‘设定想象’,然后再去根据想象的结果做数学论证。 简单来说,就是有了结果以后,再填充分析过程。 所以他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找到符合要求的数学逻辑,来对于想象出的结论做填充和描述工作。 这就像是写小说安排剧情,先想到剧情结尾,再仔细斟酌事情发展的过程细节。 显然。 这种方法用来做理论研究,是非常非常错误的。 同时,填充的过程也很可能存在一些逻辑不能自洽的情况,但帕森斯确实是个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最少拥有足够多的基础。 不管是弦理论、湮灭理论、传统的量子物理,或者其他物理体系,他都有很多的了解。 他从弦理论、湮灭理论以及其他物理体系中,找出了很多‘符合要求’的数学内容,慢慢的填充到了自己的研究中。 研究,也就快速有了进展…… …… 与此同时。 王浩、海伦以及陈蒙檬一起的研究也有了进展。 他们使用的就是常规研究方法了,先不急着下结论,而是以数学的方式进行分析论证。 研究是以湮灭理论为基础的,他们依靠数学研究分析,发现暗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就一定会和希格斯玻色子的产生有关联。 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上帝粒子’,可以理解为宇宙中到处存在的希格斯场内凭空产生的粒子,粒子出现短时间就会消亡。 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物质产生的根源,是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粒子。 “在湮灭理论的框架下,暗物质存在,就一定会关联希格斯场论产生关联。” “另外,理论框架下,如果存在暗物质,受到湮灭力的影响,就肯定会大量存在于能量转化为物质的过程中。” “以上两条,是完全冲突的!” 海伦做出了总结。 和希格斯场论产生关联,也就是说,暗物质存在本身是物质产生的基础。 希格斯粒子,可以理解为由场力震荡产生的。 能量转化为物质,则牵扯到湮灭力作用下,粒子组成的问题,符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两者是直接冲突的。 王浩最后总结道,“所以说,即便是暗物质存在,也不在会受到湮灭力的影响,不存在于湮灭体系构架中。” 暗物质的存在性研究,到此结束。 …… 以湮灭理论为基础,论证暗物质存在性的研究已经完成,但王浩最终的目标是,研究研究空间挤压增强的问题。 所以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 近一段时间的研究,收获还是很大的,任务二的灵感值,已经提升到了‘60’点,就证明研究方向和结论是正确的。 王浩让海伦、陈蒙檬,一起去总结了成果论文,并直接发给了《科学》期刊。 《科学-物理》编辑部。 路易斯-约翰逊正坐在电脑前,仔细的审阅着邮箱里的投稿内容。 他首先看到了一篇名为《湮灭理论:解析暗物质》的论文,副标题则是《暗物质——万物之源》。 论文作者是莱德利-帕森斯。 路易斯-约翰逊当然知道莱德利-帕森斯,阿迈瑞肯的理论物理界,帕森斯可以说是鼎鼎大名,被认为是湮灭理论的三号人物。 同时,也是阿迈瑞肯湮灭理论的二号人物。 保罗菲尔-琼斯,当然也被认为是阿迈瑞肯的物理学家。 路易斯-约翰逊正要下载论文查看,就又看到了一篇投稿,标题很直白的说明了内容,《暗物质不存在于湮灭理论体系的论证》。 “暗物质,不存在于湮灭理论的体系中?开什么玩笑?” “这是弦理论顽固派的投稿吧?” “直接驳……” 路易斯-约翰逊正打算直接驳回论文,就注意到投稿论文的作者—— 王浩? 至于后面的海伦-欣顿、陈蒙檬,就直接被忽略了。 王浩的论文? 路易斯-约翰逊马上放弃了驳回操作,而是直接给予了审核通过,提交上去还标注了一句话‘王浩的研究,可以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