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来讲,picc管道维护,是1周一次的。要推注肝素钠等抗凝药物,管道内才不会形成血栓。 可是脱落1个月……难道平时都不维护的么? 至于患者那面到底发生了什么,郑仁没去想。想这些也没用,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取出脱落的picc导管。 郑仁先经左正中静脉置入6f鞘管,引导室间隔缺损封堵用网篮导管,经左肘正中静脉入路至左锁骨下静脉内,套抓picc末端,第一次尝试失败,第二次成功。 对于介入手术巅峰期的郑仁来讲,抓捕过程两次尝试是最多的了。 再多,根本不可能! 这一步很多人都会失败,但这并不存在于郑仁的世界里。 然而抓住picc导管后,郑仁微微用力,导管却像是被缝合线缝住了一样,一动不动。 这应该是导管在心脏端已经形成了黏连,郑仁马上做出判断。不过他没有放弃,这里毕竟是系统手术室,自己可以肆无忌惮的犯错。 用力,再用力…… 手术失败,实验体死亡。 一条路不行,那就改一种方式。 第二次手术,郑仁在试探体右股静脉入路置入6f鞘管。 用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为引导,将网篮导管送至右心室,但picc管近端已进入右肺动脉,多次尝试,网篮导管未能抓获picc管。 不过这难不倒郑仁,他将右冠状动脉导管送入右肺动脉,操纵导管,想要将picc管近端拉回右心室内。 可是这一次的操作再次失败。 picc管的近端深深的埋在血栓里,根本无法用网篮导管的环形头部以“绳圈套马”的方法套住picc管近端。 郑仁无奈,只好先进行溶栓,用尿激酶冲血栓,一点点用介入手术的方式取栓。 随后他在稍远处抓住picc管,合拢后用网篮导管前端过三尖瓣,一点点的去蹭导管黏连处。 房颤……实验体死亡。 实验体死亡…… 实验体死亡…… 实验体死亡…… 郑仁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实验体死亡的手术失败。 对于介入巅峰的他来讲,做纯粹的介入手术,竟然会失败这么多次是不可想象的。 换句话说,肿瘤医院的患者根本不应该用介入手术进行治疗,而是应该开胸手术,打开心脏,钝性分离,把picc管取出来。 可是,那是一个肿瘤晚期的患者。 郑仁知道自己可以认怂。 这样的话,能节省大量的手术训练时间。所要做的,是去肿瘤医院,造影后告诉所有人,手术的难点在哪。 这样做最“经济”、最“实惠”、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可是,人生不是一场游戏,自己面对的不是实验体,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 不管为什么picc管道脱落1个月患者、患者家属都还不知道。自己遇到了,必然要全力以赴的去尝试挽留住患者的生命。 手术训练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郑仁在第八次失败后开始解剖实验体,明确解剖结构,直视实验体的病情。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