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整个“真龙2”也仅限于数据方面好看,实际上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就比如说边条翼与双三角翼的匹配问题。 还有静不稳定机身的协调问题。 再加上其他诸多先进技术的堆砌,让总部在可行性论证时,认为腾飞集团的“真龙2”方案实现的可性能较低,整体的升级空间太小,无法承担21世纪后的高强度海空作战任务。 于是在方案竞标的第一阶段,就和同样拿轻型机做竞标方案的宏通厂一起被刷下来。 最后还是在成功集团和东北航空工业公司这两家战斗机生产大厂之间一决雌雄。 不过两家大厂也没有把这份计划持续多久,转过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内国际局势再次发生巨变,国内的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上级在重新评估局势后认为当下依旧处在国内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基于此,上级便把总部提交的航母建造计划再次搁置,没了航母这个平台,舰载机也就无从谈起,于是成功集团和东北航空工业公司之间的一决雌雄也就不了了之了。 随着航母计划的潮起潮落,包括成功集团在内的所谓舰载机方案几乎都被各自打入冷宫,反正都是些配合总部运作的应急之作,成功集团等企业也没放在心上。 但腾飞集团却没有把“真龙2”而丢掉,而是将其作为歼教—7max这只真正的“真龙”的系统验证机给保留下来。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真龙2”上应用了“静不稳定”飞机设计概念,这对腾飞集团来说是极具开创性的。 即便是放在整个国内航空工业界,同样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尽管这是第二款国产“静不稳定”飞机,但不同于十号工程采用的鸭翼布局来实现“静不稳定”,“真龙2”采用的是常规气动布局下的“静不稳定”飞机。 也就是说,同为“静不稳定”飞机,“真龙2”走的是和十号工程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更接近于美国的正在试飞的f—22隐身战斗机的静不稳定技术。 凡是扯到了f—22,绝对是高大上,“真龙2”同样如此,哪怕从外观到内核与f—22相差十万八千里,但一项采用与f—22隐身战斗机相同水平的静不稳定技术,“真龙2”验证机便在诸多舰载机方案纷纷下马的情况下,被总部给保留下来。 原因很简单,三代机是有了眉目,但在四代机的技术细节上上到总部首长,下到一线技术人员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总体框架,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是多试,多验,以便摸索出符合国内实情的稳健纪录路线。 腾飞集团作为先进的材料,部分大型部件以及专业设备的供应商,在十号工程以及已经开始筹备的下一代作战飞机的研制过程中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分担一部分下一代战机分系统的研制和验证,无论是总部还是承担下一代作战飞机的研制工作组都是乐见其成的。 再不济也能帮着分担一些高昂的研发费用不是,毕竟腾飞集团在国内航空工业圈儿是鼎鼎大名的土豪企业,在技术上砸钱从来不皱眉头,这样的企业要搞有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