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过研究,发现你们的这款新型号飞机非常适合在高海拔地区飞行。”进入到休息室,落座后,几个勤务兵端上几杯热茶,吴长城喝了一口,这才继续介绍着部队这面的情况:“我们空军认为,一旦这款飞机能够研制成功,这对我军高原地区,特别是藏区边境地区的后勤保障能力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随后吴长城便说了空军首长的意图以及他们几个评审专家组的想法。 藏区,尤其是藏区南部的边境地区,不但经常受到边境局势影响,而且经济水平极端落后,就拿最南部的几个县说吧,建国到现在三十多年了,连一条对外的公路都没有。 这导致常年驻守此地的边防官兵给养经常短缺不说,当地居民的生活也难以保障。 夏天的时候还好一些,靠着骡马牲畜沿着蜿蜒的山路还能从藏区腹地运输一些食盐、粮食、药品等给养。 可到冬天,大雪封山,南部地区的几个县就彻底跟藏区腹地断绝交通联系。 平常倒也无所谓,怕就怕天灾人祸这样的不确定性事件发生,人祸就不说了,地处边境各位脑补;至于天灾更是时有发生,到了这个时候断绝陆路交通就等于是断绝了生命通道。 于是航空运输就就肩负起维系南部地区联系,打通生命通道的重任。 可恰恰就是这个问题困扰了国内许久,原因无他,实在是国内找不出一款能够飞越海拔七千米高的山峦,且能准确降落到藏区南部的飞机。 所以从六十年代以来,国内一直是以当年的对外自卫反击战留下的于威震慑人祸;但对天灾真的是无能为力。 直到八十年代从美国引进了s—70“黑鹰”直升机,这才第一次具备向藏区南部地区投送冬季补给的能力。 但具备不等于能彻底解决问题,首先引进的s—70“黑鹰”直升机一共才24架,数量上就存在不足。 其次s—70“黑鹰”直升机虽然可以在高原上进行飞行,那是基于强大的涡轴发动机,其余的配套设施却并不具备这个条件,最典型的就是s—70“黑鹰”直升机供氧和保暖设施就很缺乏,以至于s—70“黑鹰”直升机的飞行员不得不穿着厚厚的航空服,带着氧气面罩一次次飞越七千多米的高海拔山脉,往来于藏区南部与藏区腹地。 最后,s—70“黑鹰”直升机性能再强终究是个直升机,天生航程短不说,对于高海拔山区的扰流抵御能力也不强;因此每次执行任务都需要经过几次转场才能抵进任务前进基地。 执行任务期间还要冒着极大的风险,甚至在前年还发生过一起机毁人亡的事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种种的一切令空军急需一款能够承载一定货物,具备一定远距离飞行能力,拥有八千米以上的实用升限飞越高海拔山区的基本性能,同时可以在在数百米的简易跑道上自由起降的固定翼,低成本、多用途小型运输飞机。 作为对藏区南部地区补给运输的主力机种。 这些要求要是放在内陆,老运5可以轻轻松松完成,可一旦上了高原,这些指标就不是一般的苛刻了。 要知道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可不是简单的把发动机马力增大就能解决的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