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姜六娘发家日常

姜六娘发家日常 第500节


温肃,顶的便是开荒耕田苦役。

    三七划分的粮草配给合理与否这里暂且不提,但自蒋锦宗任左武卫大将军以来,左武卫的万顷良田,不论年景如何,年年因各种原因欠收,他年年向京中递上奏章,请求多划拨粮草。有秦天野在,左武卫求粮并非难事,所以所以京中调拨配给左武卫的粮草,竟占了近六成。

    更过分的是,这些粮草运到肃州后,经过官吏的层层盘剥,最后运到军营养兵的还不足一半!

    姜二爷和裘叔到了肃州后,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发现,前十年肃州并未遇到大的洪涝虫灾,良田年年丰收。那么这些粮食和左武卫从京中多要来的粮食都去了何处?

    这些粮食一部分被秦天野收走;一部分被蒋锦宗转卖给了匈奴、契丹、突厥等外族;还有一部分被蒋锦宗藏了起来。

    被秦天野收走的粮草根本没运出京畿,而是运去了四姑娘山养私兵,一千多私兵能吃多少粮草,一算便知;第2部 门虽然难查,但裘叔利用两年的时间,也掌握了真凭实据,这也是姜二爷请旨就地格杀蒋锦宗的一大罪证。

    至于第3部 分,据裘叔推算,近五年运到左武卫的军粮和肃州军田的产粮中,查无下落的足有百万石。

    百万石粮草是什么概念?左武卫禁军两万五千人,便是敞开了吃,一月吃粮是三十九万余石。也就是说一百万石,足够左武卫吃两个半月,紧紧裤腰带吃四个月都不成问题,若给肃州灾民充饥,足可支撑半年!

    这么大批的粮食,被蒋锦宗藏到哪去了?

    裘叔言道,“蒋锦宗的亲信苏子通、宋颗和邹高平等人都不知晓。”

    姜留推测道,“为隐人耳目,蒋锦宗没动用禁军?”

    果然一点就通!裘叔点头,“身为想把禁军牢牢抓住的将领,手里无粮不踏实。所以这百万石粮草,蒋锦宗不可能全部换成金银财务,必将大半藏了起来。据老夫推测,这些粮草定应非藏在同一处,而帮将蒋锦宗藏粮的可能是蒋锦宗的私兵、厢军或衙差。肃州文武官员沆瀣一气,蒋锦宗调动厢军和衙差并非难事。就藏粮一案,二爷曾询问过肃宣路安抚使付开文和肃州知府钟当田,他们虽知粮草少了,但却不知粮草的去向。”

    姜留笃定道,“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裘叔含笑,“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是人?姑娘擒了秦天野,二爷杀了蒋锦宗……”

    姜留提醒道,“裘叔,秦天野是万岁擒的。”

    不贪功这种高贵品行,六姑娘比二爷还多。裘叔从善如流地改口,“万岁让人擒下了秦天野,二爷杀了蒋锦宗之后,付开文和钟当田也知他们命悬一线,惶惶不安。二爷向他们许诺,若他们能立大功赎罪,便留他们一命。在此等情形下他们还说不知,应是真得不知。”

    确实是这个道理,姜留缓缓点头,看来这件事比自己想象的还棘手,蒋锦宗果然是个老狐狸。

    裘叔言道,“蒋锦宗收下养了一批人,但这批人都混在左武卫中,所以蒋锦宗动用他们藏粮的可能性很小。肃州文官也不知,老夫便将目光转向了肃州厢军指挥使王克难。此人虽非善类,但他胆小怕事,行事谨慎,二爷并未在他身上查出足以致死的罪行。”

    也就是威胁不管用,姜留点头,问道,“肃州厢军有多少人?”

    “共两千余人。”裘叔道,“王克难也矢口否认,赌咒发誓说他不知蒋锦宗藏粮之事。”

    姜留跟随裘叔提到的线索分析道,“王克难手下只有两千人,蒋锦宗若是直接调用一百人他也不可能不知道。所以有两种可能:一是王克难知道不肯招;二是蒋锦宗没有通过王克难, 直接调用厢军帮他做事。”

    裘叔赞道,“二爷说得不错,以六姑娘之能,堪任秋官。”

    二爷跟裘叔炫耀自己家小闺女有本事时,说的是能当“刑部尚书”,裘叔此刻赞姜留用的是“秋官”。按《周礼》,四季之中的秋主金,金为肃杀,主刑,所以秋官掌刑狱。严格论起来,秋官指的是掌刑的大司寇,所属有司宪、刑部、布宪、蕃部、宾部五中大夫。秋官,是比刑部尚书更厉害的官。

    只姜留读书少不知道这些。反正都是夸人的话,在姜留这里没差别,她美滋滋谦虚道,“我爹爹就是那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我哪有那个本事。您老可查过,厢军之中的官吏何人与蒋锦宗走得比较近?”

    裘叔摇头,“说来惭愧,因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老夫实在分身乏术,所以查案之事便要劳烦六姑娘了。六姑娘也不必太过焦急,只要朝廷仍能给咱们运粮,肃州军民便不会陷入绝境。”

    裘叔虽这么说,但姜留也不敢怠慢。因为父亲开仓赈灾,肃州粮仓已经空了大半,一旦运粮草的通路被掐断,肃州就危险了。

    她要想办法,尽快把蒋锦宗藏起来的军粮找出来。

    。

    ------------

   M.bowuChIn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姜六娘发家日常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