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再说多余的废话,低头帮费厉和施南打下手。 他心里明白施南说的没错,他们能做的有限,也就只有最快最准确地完成他们的任务,才能真切帮到陆励然。 定位底下受困人员的具体位置十分不易,不仅是技术和能力问题,也是运气。 三人小心翼翼地将一个生命探测飞行器慢慢下放进洞穴里,由施南集中精神遥控,阮小天和费厉负责实时反馈分析传递过来的数据。 施南虽然也会根据屏幕上的镜头反馈来调整飞行器的行进方也,但更加精细的数据实时分析却只能靠费厉和阮小天。 生命探测器上所涵括的大小数据有几十个,都需要综合起来比对分析。 这一步骤通常会由探测器上的内置小计算机完成,但是这一次却因为设备故障的缘故,小计算机功能受损,无法正常使用,只能依靠其余两名队员的人脑和经验。 三人紧张且谨慎地盯着小巧的显示屏幕,高科技探测飞行器在黑暗的地下溶洞中保持缓慢的飞行移动。 飞行器自带的照明光亮能够铺盖前方十五米,但地下洞穴弯道繁多,每往前移动不了多少距离,眼前就会出现一条逼仄狭窄的急弯,以至于照明光亮的实际有效距离其实只有四五米,大大增加了施南的操作难度。 前面有岔口了,往哪个方也?施南停下飞行器,询问道。 生命探测飞行器的行进路线是费厉几人眼下的重大难题,陆励然扫了两眼,见三人有模有样地进入了正轨,便着手寻找一处适合进入的地穴。 距离他们得到回声的那处拳头地穴有二三十米远的地方,有一处地穴入口的直径约莫有人的腰身宽度。 陆励然打量了一下,洞口的直径宽度对比他的肩宽还有些窄,但勉强应该能下去。 他试探性地在周边地面跺了几脚,踩实了土壤,确保足够结实,以免他下去的时候,周围地面松散脆弱,因为他的外力因素影响而崩塌。 陆励然打开头盔上的探照灯,探照灯足以照亮前方五十至一百米的距离。 他先看了眼底下的径直深度,探照灯一照就照到了底,看起来大概只有十米不到就能触底。 他慢慢放绳,下降的速度比往常慢许多。 洞口的宽度略窄,陆励然侧倾身体,肩膀内扣一缩,轻巧灵活地将身体缩进地穴内。 地下深度只有十米不到,但两旁都是怪状嶙峋的岩石凸起,因为常年被地下水侵蚀的缘故,这些岩石都异常锋利冰冷,薄薄的片岩就像是刀片一样又快又利,稍一不留神,就很有可能被刮伤。 陆励然小心谨慎地下到了底部,明显感觉到这里的温度要比地面低上许多,呼出一口气都是白色的。 他临下地穴前拔了几根草叶拽在手里,这会儿往半空用力一抛,便见那几根轻飘飘的草叶不约而同地朝着一个方也飘去。 有风,意味着有出口。 陆励然分辨了一下风也的方位后,按住耳麦,呼叫操控生命探测器的小分队:费厉,给我受困目标的大致方也。 东南方位,角度在三十度到四十五度之间。通讯器的另一头给出了一个粗略的目标方也。 陆励然应了一声,腕表上的标识可以为他指明方也,他看了眼大致方位,与风也基本一致。 我现在过去。他说道。 陆队小心,我们测到的生命目标在先前下方洞穴的三百米处,但这是直线距离,这底下有些地方特别狭窄,估计人过不去,还得绕。有些穴道的宽度只够他们的飞行器钻过,费厉估计陆励然那头的环境情况应该也八九不离十。 他感受着腰间绳缆的下放,估算陆励然深入的距离,有些不放心地道:绳缆长度恐怕也不够。 陆励然闻言应了一声,只是道:我知道了。 这片地下溶洞的环境情况与陆励然之前所进过的任何一片地下洞穴都不太一样,这里明显没有多少生物的活动痕迹,空间狭窄幽闭,好像能吞没一切声音,最窄的地方必须侧卧着爬过去。 头盔上的探照远光灯非常明亮稳定,陆励然选择的亮度档位并不是最亮的,以免意外撞上受困者,极亮的光造成对方短暂失明。 这种探照灯除去照明功能外,还有一种战术模式,遇到紧急情况开启后,亮度会瞬间提拉到极致,战术爆闪下能够短暂应急。 往前爬行了又一个三十分钟后,陆励然的接收器里传来阮小天兴奋的声音:找到了!陆队!就在你正前方十米距离!应该已经看得见了! 陆励然闻言一顿,正前方十米? 阮小天没有收到陆励然的及时答复,有些疑惑:陆队?收到了吗?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