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笛将寻找神木的事暂时搁下,待在这里静心研究仙文。 他不但将每一个仙文拓印下来,而且耐心解析,仔细琢磨,甚至还用洞天中储藏的仙水,制作成文渊水韵模型,在洞天石上演化。 虽然他已经学会了八万四万个仙文,成为仅次于仓颉的仙文大宗师,但是学会不等于掌握,掌握不等于实践。即便是名义上掌握了,也不见得能得心应手的施展出仙文中蕴含的天道法则。 别说是他秦笛了,即便是仓颉祖师,研究仙文不知道多少万年,也做不到这一点。 因为仙文世界太复杂了。 十万八千天条,每一道天条对应着一个仙文。 每一个仙文都蕴含着无数的天道法则,就像一动高楼大厦。所谓学会,可能只了解大厦的外形,能从众多楼房中一眼认出它来;所谓掌握,或许知道大厦的基本结构,有多少支撑,多深的地基,整体骨架是什么样的,但是细节方面,用了多少钢筋水泥,有多少侧枝横梁,却难以说得清楚。 因此之故,即便是仓颉这样的仙文祖师,都在活到老,学到老,永不言弃,奋斗终生。 秦笛之所以弄出这具分身,原本就是为了研究仙文,主要的兴趣都在这里了。至于寻找神木,那只是顺手而为,并非他来到此地的主要目的。 在这里研究仙文的,并非只有他一个人。 他转头四顾,发现整片碑林占地三千亩,在这里静坐修习仙文的人,足有两千多人,其中有两位仙王,七八位金仙,四五十位祖仙,剩下的都是天仙高阶。至于低阶的天仙,对于天道法则的要求没那么高,所以不会有那种紧迫性,非要过来学习仙文,领悟天道法则。他们埋头苦修就能进阶了。 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有一半人在静静的沉思,也有人在低声交流。 当然,其中也有少数人,好为人师,略微提高了声音,讲述自己的看法。 俗话说,满瓶水不响,半瓶水晃荡。越是实力雄厚的人,越知道天高地厚,所以很可能闷声不吭。越是只知道一点儿皮毛的人,越喜欢表现自己,显示自己见闻广博。 秦笛对仙文有着极高的造诣,听见那些人胡说八道,也只是充耳不闻,不再像当年一样,主动出面,纠正别人的错误了。 眼前这些个仙文,有九成他都学过,但也有一成,他以前并未接触过。毕竟这方世界拥有十万八千以上的仙文,他至今尚未学全。 他在每一个仙文前驻足。碰到熟悉的仙文,驻足的时间短一些,看见不懂的仙文,一坐就是好几个月。 很多时候,他都在闭目沉思,在洞天之中不断的演化,连续不断的解析模型。 神游天外,心中只有大道,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好在这里还算是安宁,没有突如其来的厮杀。 这一天,他从顿悟中醒来,忽然听见剧烈争吵的声音。 “这是一个‘古’字,古者,故也,天为古,地为久……”听声音,赫然乃是黄霑!这老头待人和煦,不知为何,跟人争执起来,坚持己见,不肯相让。 “不对!这是一个“吉”字!老头儿,你眼瞎了吗?没看见下面多了一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