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默默等待某一天“南水北调”这项新奇观的出世,而被当做东线的引水渠再次疏通了。 南水北调奇观在朱富贵的《奇观党的胜利》笔记本中躺着,想要实现还遥遥无期。 实际上,“南水北调”的优先级还在大明巴拿马运河之后。 不是朱富贵把商业利益看得比民生更重,而是确实没有必要。 未来大明只要能够掌握密河平原、湄公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黑吉辽大平原这几个大粮仓,满是盐碱地的华北平原用水压力就会大幅度减小了。 自大怂以黄河为天险防备辽人南下而放任黄河泛滥改道开始,华北地区缺水、不适宜农耕的局面就已经难以自然逆转了。 后世为了粮食安全、民族存亡是没有办法。 如今只要环太大明达成,粮食安全就是一个伪命题,我国苦难的中原人民也不再需要束缚于土地之上,过得如此辛苦了。 而就在淮军北上泛黄区的同时,另一个老李正在遥远的南洋,踏上了他的前辈曾经驻足过的地方。 英属马来亚,槟城。 滨城,也就是槟榔屿,它扼守马六甲海峡北口,与马来半岛隔一条3公里宽的海峡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槟榔屿这个名字最早出自永乐年间成书的《郑和航海图》。 早在15世纪,我国文献中就有与槟城通商的明确记载,并有相关海图。 不过1786年,英属东印度公司莱特船长“发现”槟城,然后理所当然地将之纳入了英国的殖民地。 如今,槟城已经成为了英属马来亚重要的橡胶市场和转运中心。 橡胶这样东西看似平平无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硫化橡胶技术发明之后,橡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明法第二次战争结束之后,欧洲各国都认识到了橡胶在军事上的重要价值。 因此,槟城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实在整个英属马来亚地区,橡胶种植园已经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了,但为什么偏偏槟城会如此重要呢? 这是因为,这其实是一座华人城市。 华人的勤劳毋庸置疑,即便是爱尔兰人这样的凯尔特民族也甘拜下风,更不必说南洋土人了。 在南洋各地的种植园中,华人很多,而在槟城,华人格外的多。 甚至有许多华人凭借着聪明才智,成为了种植园的主管。 辜紫云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华人,甚至他还有用一位金发碧眼的妻子。 他的儿子,便是后来号称“国学大师”、“13个博士学位”、“学贯中西”,精神大清人辜鸿铭了。 他的头衔中,恐怕也只有精神大清人是无需打引号的。 不过此时的辜鸿铭还不是未来那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所谓风流才子,而只是一个在橡胶园里玩泥巴的十岁小屁孩。 橡胶园主布朗夫妇正准备返回英国。 由于喀拉喀托火山的突然爆发,布朗夫妇的种植园受到了严重的灾害。 加之布朗夫人的身体不佳,因此夫妇两人准备返回英国。 而辜鸿铭也正准备随他们一道离开,前往梦想中的日不落帝国。 不过就在他们出发前一个月,几艘悬挂着日月旗帜的大船突然停在了槟城港口之中。 “唐山”,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开始频繁的出现在了辜鸿铭的耳边。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