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生民立命,几不在兹乎?” 于是他立誓像那神龙般的泥鳅一样,以自身之力唤醒如黄鳝一般麻木无知的百姓,并以诗明志曰: “一旦春来不自由,遍行天下壮皇州。有朝物化天人和,麟凤归来尧舜秋……”赵士祯轻声读完这首诗,也是肃然起敬道: “这王心斋还真是不一样……” 说着,他又猛地一拍额头,恍然道:“奋身化龙,救群鳝逃出樊笼!这才是颜山农要向叔父传递的意思!” “没错。”赵昊笑着点点头道:“但他们泰州学派反对汤武革命,也是真的。他们真心觉得,最好武王伐纣之后,再迎立微子才完美。” “麻痹过家家呢。”赵士祯啐一口:“革命不彻底,就是彻底不革命。这道理都不懂,我看泰州学派也不过尔尔。” “总脱不了君君臣臣的桎梏。”赵昊也有些失望道: “其实我是带着很高的期望而来的,满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能再长进一点,突破帝王将相的窠臼。可惜啊,看来不经亡国灭种、衣冠沦丧之痛,出不来黄梨洲,连唐圃亭的高度也达不到……” 赵士祯默默听着,虽然搞不懂‘黄梨粥淌不停’是什么鬼,但他早就习惯了叔父偶尔的呓语。 “不过,矬子里头选高个,他们依然鹤立鸡群。”赵昊又话锋一转道:“这还是第一次有人,道破我免费办教育的真意。我是忍了又忍,才忍住没把他们斩了。” 赵士祯点点头,他是赵昊最信任的侄儿,自然知道叔父的真实目的。 二十年来,赵昊在教育口上,累计花掉了两亿两白银。其中绝大部分花费,都用在了面向大众的免费教育上。 在江南教育集团办公楼前的影壁上,就镌刻着赵昊的两句训示: ‘邑无不学之家,家无不学之子’! 最初为了让穷苦人家把孩子送进课堂,集团的学校不光不收学费,还管饭。这样就为了能少养活一张嘴,穷人家也得让孩子去江南集团的小学堂念书。 针对那些年龄偏大的少年,赵昊又推出一年的扫盲速成班。还在工场工场中开设夜校扫盲班,把脱盲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于是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似乎赵公子赚钱就是为了办教育。让所有百姓都读书明理,才是他最大的追求一般。 这大大祛除了江南集团身上的铜臭气,十分给赵公子的光辉形象加分。 不明就里的地方士绅还纷纷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江南的教育事业能发展这么快,老百姓的识字率能提得这么高,绝对离不开他们的赞助和支持。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赵昊兴办免费教育的目地,就是打破缙绅阶层对知识的垄断。而且非但要打破垄断,还要淘汰掉他们那套陈腐至极的之乎者也…… 但赵昊并不像何心隐所言的那样,打算刨缙绅阶层的根。一来,他已经跟这些人牢牢绑定了。整个集团的最高层,包括他自己,全都来自缙绅阶层,总不至于把他们的路通通堵死。 二来,历史早已无数次证明过,缙绅阶层凭借雄厚的经济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总能敏锐的把握住时代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不管选拔方式怎么变,依然能比平头百姓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无非只是让子弟学习的内容,从经史子集,换成了数理化生而已…… 但相对而言,科举制就是比九品官人法更先进,更公平。那么给科举多增加几门考试科目,比如科学、数学、经济学之类,同样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在科学统治科举二十年之后,这是完全可以与缙绅阶层达成妥协的。 赵昊一直牢记那位老人家的教诲,要保持统一战线和抓主要矛盾。 至少在两京十三省,他不准备推行海外那一套公务员体系,也没那个施行条件。 说句难听的,大明已是百代积弊,陈陈相因,完全无解的烂摊子了。自己让岳父大人又硬生生多改革了五年,依然没救。 这充分说明,它已经彻底烂透了,没有任何修补的价值。眼下经过了张居正改革,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 赵昊没兴趣浪费宝贵的精力,和更宝贵的光阴去做大明的裱糊匠。也不相信自己能比岳父大人做得好。 他毕生的追求始终是百年大移民,是让华夏成为永远的日不落!而不是劳什子改朝换代! 一旦要是陷入国内的烂泥潭,弄不好就彻底完蛋了…… 王艮的那两句‘一旦春来不自由,遍行天下壮皇州。’确实说出了赵昊的心声,然而他心中的天下,与王艮们心中的天下,显然不是一个概念……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