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走后,许善文凑到许娘子耳边,压低声音问她:“娘,他是不是想见妹妹?” 他平日里回学舍可不是这个时间,最起码提早了半个时辰。 许娘子看了眼手里的注解,字迹清晰工整,散发着墨香,应是昨夜写的。 她把注解暂时放在屋子里,微笑没回答。 没说想见,便是不想见。 许城正推着碾磨磨豆浆,许娘子过去帮忙:“后日重阳,我们去买头骡子吧。” 许家的老骡子前些日子死了,这段日子秋收没顾上…家里还是要有头骡子。 许城:“好,都听你的。” 重阳节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在这天,大家往往会成群结队去登高,插茱萸等。 清河县周围只有一座山,在县城外20里,要去这座山,河上村是必经之路。 每年这个时候,河上村都会很热闹。 马车和熙熙攘攘的行人,会从河上村旁的官道经过,村里的农人会在村头扯个摊子,卖点凉茶,兜售一些小玩意儿。 一群穿着儒袍的书生路过,官道上的行人自觉让出一些位置。 有些大胆的姑娘偷偷往这边看。 韩公良有些不适应周围的视线,耳根有些发红,挤到一脸淡然的温钰旁:“温兄,你在看什么?” 温钰收回视线:“没什么。” 韩公良顺着他的时间望过去,是一个村子,他恍然大悟:“河上村!温兄家就在河上村,你是在找自己的家人吗?” 温钰嗯了一声。 …他在找一个人。 周围的同窗听到他俩谈话,有人提议道:“不如我们先去温兄家看看?” “这时候温兄家里应该没人了吧?” “何况贸然上门拜访视为失礼。” “我们该提前下拜贴。” 同窗打趣:“这么多人,温兄家里肯定没办法招待…嗯,过几天休沐怎么样?” “温兄怎么看?” 温钰回神,心知他们是在说笑,唇角笑意温和:“诸位同窗有意,言昭自然求之不得。” 一群书生说说笑笑。 走在前方的夫子们背着手摇头,一位夫子捋了把胡须:“纸笔带够了吗?” “放心。” 来登高的除了官学,还有私塾。 登高望远,往往伴随着诗性大发,若学子们写出的诗质量低于私塾… 颜面何存? 人群涌向山脚下。 山脚下比官道上更为热闹,围绕着山脚,出现了一个庞大而热闹的集市。 “糖葫芦,卖糖葫芦嘞。” “糖人儿,好吃又好看的糖人,这位夫人,给小姑娘买一个吧?” “包子,热腾腾的包子!” 夫子们带着学生绕过山脚,顺着山路开始登山,漫山遍野皆是盛开的茱萸,一颗颗红润的茱萸挂在枝头,喜庆热闹。 山路两边也有上来的小摊贩。 摊子摆在茱萸周围,行人去折茱萸时,小摊贩便带着一张笑脸开始吆喝,响亮的吆喝声吸引到周围人的注意力,便有感兴趣的行人围过去。 “多少银钱?” “三个铜板?三个铜板太多了,能不能便宜一些?” “客官您说笑了,三个铜板…” 一年又一年的重阳登高,让清河山变成了适合行人游览的样子。 山路越来越平坦,周围也被人清出一个又一个平坦的地方,方便安置小摊,也方便行人歇脚。 半山腰处有一个巨大的平台。 这是官府下令修建的,起名菊花台,菊花台周围特意种植了菊花,一旁还有一个小道观。 今日道观香火鼎盛。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