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比较奇葩的是,这款燃烧弹原本发明出来是用来打飞机的,其全称是九九式三番对空爆弹。 这种炸弹的具体操作是:战斗机或轰炸机携带这种燃烧弹飞到敌机上空,然后往下投掷,当炸弹在空中有旋转达到预设的转速时就会被引爆,然后装在其中的144颗黄磷子弹就会四散开来炸成一个燃烧面,如果敌机恰好在燃烧面的下方,就很容易被黄磷子弹引燃而被击坠。 (注:其炸开的效果有些像现代战机躲避导弹时发射的干扰弹) 由于其144颗黄磷子弹密密麻麻的装在其中形似玉米,因此被称作玉米炸弹。 又由于它炸开时带着烟雾的黄磷子弹四处乱飞就像章鱼张开的触角,又被称作章鱼炸弹。 然而,在实战中这种所谓的“对空爆弹”在空战中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原因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这种“对空爆弹”要求爆炸时恰好在敌机上空……要知道此时随便一架轰炸机或是战斗机时速都能达到五百公里左右,在“对空爆弹”释放并下落的过程中,目标早就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如果它能起作用,那就是瞎猫碰到死老鼠碰巧撞上的。 但这款燃烧弹也并非完全没用,因为鬼子之后就把它广泛应用于对地轰炸上。 虽然它的效果比起“凝固汽油”要差很多,但它也有可取之处……只要掌握好飞行高度,再控制好“对空爆弹”的引爆时间,就能让它在目标上空引爆,于是能大范围的引燃下方可燃物体。 又由于其重量很轻,单枚只有30公斤,使其可以在不影响“零战”携带空战装备和弹药的情况下还能带上两枚,轰炸机就更不用说了,只要能挂的地方都可以挂上,这使它成为一种很好的批量纵火装备。 林芳太郎此时想的就是这玩意。 他考虑到的是城内百姓的房屋大多都是木制房顶甚至整幢房都是木制的,这要是一烧起来那就是一幢连着一幢,效果肯定比毒气弹好。 想到这里林芳太郎就不再迟疑了,马上就给太原指挥部发电报要求航空队支援。 冈村宁次也很配合,当即就下令一个轰炸机中队带着一百多枚燃烧弹飞往大同…… 黑夜的确是鬼子轰炸机最好的作战时机。 因为它们在黑夜不需要担心八路军战机的拦截。 虽说鬼子轰炸机也没有夜战能力它们无法精准的命中目标,但那可是大同,一座城市,而且投掷的也是不需要命中目标的“章鱼炸弹”,这任务对飞行员而言几乎没有难度。 此时李云龙还不知道危险正在朝大同渐渐逼近。 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该怎么把鬼子的炮兵敲掉。 否则,鬼子的炮一个劲的往城内打而八路军炮兵却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展开同时也不方便调度始终不敢还击,这么打是不是太被动了? 这是由客观条件造成的。 以前的城市因为缺乏规划同时百姓建房也比较随意,因此是一幢连着一幢十分拥挤,街道也很狭窄,这些对炮兵而言就是噩梦。 这场仗原本不应该这么打的。 李云龙把眼光放到城外溜了一圈,如果是正儿八经的防御,他会把兵力分散到城外防守,炮兵主力也要布置在城外,这样城内城外互相支援,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这么拥挤。 但独立团之前一直在城内肃清残余的鬼子或者忙着占领火车站、飞机场并将其重新启用,还没来得及准备突然间就被鬼子包围在城里了。 事到如今也只能怪自己大意,没啥好说的。 炮兵的问题……李云龙考虑了一个方案,他对赵刚说道:“老赵,你说咱们能不能把炮兵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只要做好通讯,就能让他们同一时间打向同一个目标?” 赵刚皱了皱眉头,说:“理论上是可以,可是……真做起来有难度!” 这种战术其实在防守运城时用过。 但那时是炮兵侦察员在白天经过准确的测量甚至做好试射,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