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都是华纳的一次天才选择,甚至是现在,华纳也只是对《钢铁侠》的崛起感到了一定的不舒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入战略被动,丧失了提早收购dc带来的开局优势。 ——看了凯瑞一眼,珍妮心里也是暗叹了一口气:她有九成把握,凯瑞不会回去传播乔斯的这番思路,即使他本人也认为乔斯的想法更有价值,都不会做这样的事,因为华纳内部的斗争实在是太剧烈,内耗太厉害了,在《蝙蝠侠》为当家系列,且是华纳电影的负责人杰夫.罗宾诺夫一手发掘的情况下,凯瑞和公司领导唱反调,以华纳的公司文化来说,很有可能会被排挤得失去《shero》制片人职位的危险,既然如此,那他当然会选择明哲保身、少说少错。也正是这种公司文化,让华纳错过了一次次可能的翻身机会,被虽然也有类似问题,但程度轻多了的迪士尼迎头赶上,领头羊的地位岌岌可危。而要归根溯源的话,其实最终的问题还是出在时代华纳掌门人杰夫.比克斯身上,如果不是他在华纳娱乐ceo离职以后,迟迟没有指定和扶植新任ceo,由得三位高管龙争虎斗,华纳的内斗还不至于如此白热化,杰夫也不至于对《蝙蝠侠》受到攻讦如此敏感,而比较起来,虽然大梦和迪士尼电影也是有所不合,但罗伯特.艾格近距离监控、随时调整的态度,起码就会把这种内斗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幅度以内,不至于和华纳一样拖累了整个公司的战略优势。 对珍妮来说,这也是让人触目惊心的前车之鉴,随着大梦的一步步成长,很多原本较为务虚的概念,都渐渐地显示出了它的意义:公司文化、品牌理念,人事制度、员工满意度这些软件,在发展初期,可能确实是比不上‘公司利润’这个硬件,但当硬件已经构建完好以后,机器已经打造完成以后,正是软件决定了这具机器能走多远,是成为一个可以独立运作、传承百年的正规大公司,还是那种因人成事,一旦关键人物离职就无以为继的个人公司,其实就是看公司开始正规化转型的这几年了。 这实际上也是珍妮最近一直在想的一件事,亦是她意识到的一个自身短板——说来惭愧,虽然大梦是她一手创办,而且也为她贡献着可观的分红回馈,但珍妮实际上并不了解现在的大梦,常年在外拍戏的结果,使得她基本上是远离大梦的日常运作,除了切萨雷和吉姆以外,现在发行部、制作部的几个高管,和她只有公文往来,以及很少的几次见面,当然也许他们还能算得上熟稔,但到底大梦的日常工作氛围是怎么样的,又有什么弊病、优势,员工需要怎样的公司文化,这些不泡在公司一年半载,真的沉下心去体会,是很难找到答案的。 ——而珍妮恰恰就是缺少这个时间,她又很怀疑切萨雷有没有纠正过自己向下沟通的短板:虽然不是所有,但大部分ceo都喜欢给自己打造平易近人的形象,这是出于上位者共同的需求,好比现在,珍妮作为出资人,和乔斯沟通的时候肯定也是希望他畅所欲言,即使有问题,也能一次性全部暴.露出来,如果她表现得拒人于千里之外,乔斯也战战兢兢,不敢说出任何冒险的话语的话,在之后的电影制作过程里,问题还是会存在,还是会被找出来,但解决问题所花的时间、金钱成本势必要上升不少,而且也将平添无数的不愉快,花上更多的人力成本。而切萨雷以前的那种沟通模式,确实会让在他跟前位居劣势的人感到紧张和抗拒,珍妮也不知道他现在改进了没有,她觉得很可能没有,毕竟他们之后关系改善、深入,沟通模式发生改变,也是建立在《笔记本》小爆,她的地位上升,话语权开始和切萨雷平齐的基础上的。 “我还是希望能看到一些数据,而不是你对市场的判断,乔斯,无意冒犯,不过事实确实如此,很多导演,甚至是有过非常成功作品的导演,对市场都有严重的误判……” “有哪个调查公司能把整个市场调查完毕呢?按照调查结果制作出的烂片为数不少,很多时候,观众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爱看什么……” 在她走神的当口,凯瑞针对乔斯的思路已经问了几个尖锐的问题,希望看到一个切实的数据,来证明电影观众在超级英雄电影题材里,的确不喜欢太严肃的主题,而乔斯明显缺乏相应的准备,拿不出真切的调查结果,所以他的争辩有些勉强,讨论在开始就有了一些小的龃龉,而珍妮也立刻压下了这些不急于一时的考虑,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眼前的见面会里,态度鲜明地说道:“凯瑞,这一点无需讨论——这已经是确定的事了,乔斯和我在这一块的基本想法是一致的,我们都认为这样做观众会喜欢,到底观众喜欢不喜欢,《shero》的票房和口碑会告诉我们的。” 她没有婉转表态,而是直接用一句话终结了争论:珍妮并不打算给凯瑞挑战基本方向的机会,华纳在这个项目里并没有这么多的话语权,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