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都是吃得饱穿得暖的人。 如果是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谈到忠君爱国,他估计听都听不进去,他只想听哪里有食物可以吃,哪里有衣服可以穿。 保暖的是**,其实人只有在吃饱穿暖的时候,才能够去考虑更多的东西。 所以皇帝大概是吃的太饱,才会考虑把皇帝位置让出去。 现在皇帝的精力还很充足。考虑这些,是有点早。 除非皇帝很想放下担子,到各个地方,好好走一走。 皇帝究竟能对她有什么危险呢? 钱汝君发现,这些威胁或许不是在她身上,而是在她身边的人身上,不过皇帝如果想找他们算账,那么也太小心眼了,因为这些人说从头到尾还真的没有对不起皇帝,反而是他们的努力,贡献给皇帝非常多的钱。 或许因为皇帝会误会她,怀疑她,但是如果这些人跟着倒楣,结果也是钱汝君的商业王国倒闭,皇帝没有钱可以花用。 钱汝君是一个女人,没有野心的女人,跟武则天这种充满**的人不一样。 从来没有对皇帝的位置产生取而代之的念头。 也没有对其他人发表过这类的意见,她做事从来是做着做着,但是从不说,只是只是他们该怎么样,去进行各种事物,会下一下指标性的指导。 只看到钱汝君,把大量的钱财贡献给皇上用来增进设施,让大家的生活更变得更美满,实在是没有看到任何脱轨的行为。 但是在封建时代的时候,最让人家郁闷的就是,当你做事情做得太好,会被别人怀疑,所以位置够高的人从来不敢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太好。 总是留一些缺点给皇帝责骂儿,皇帝也必须,能够看到这些缺点。也知道别人给他看到这些缺点是要让他安心。问题是这些缺点,很多事情还真是个大麻烦。 “你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皇儿的确是个好皇子,未来继承皇帝会是一个称职的皇帝,这一点我知道,但是我想知道的事。 上帝会不会认为朕在身体不好的时候,把位置让出来,才是对国家最负责的行为?” “父王有这种想法,是对天地的负责任的行为,儿臣恭贺。” “我知道你的意见了,父皇会好好的考虑。” 此时,皇太子刘启就坐在旁边旁听,听到父皇把话题转到他身上,不禁感到心悸,对于父皇想提早把皇位让给他的想法,他不能发表任何意见。 因为不管怎么说,都是大逆不道的,而他的想法自然是早点拿到这个权位,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思想,对于重视权力的人来说,永远都是权力在手,天下我有,才是最让人觉得兴奋的事情。 至于对父皇是不是有不安分的心,其实他本身不会有,但是他身边的臣子,会不会有不安分的心,他就不知道了,有时候听旁边的人话说多了,难免会照着他的话去做,有时候做的就难免不地道了。 每一个领导人下面都有很多依附者,如果领导没有办法让下面的人跟着得到好处,下面的人会无心工作,最后四分五裂。 这是皇太子刘启也懂得事情。 现在皇太子把大部分的监国权利都还回去给皇帝了。 但是尝过权力的滋味,对一个成年男子来说,真的有很大的诱惑。 幸好,他发觉,自己在处理朝政的时候,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最好还要学习几年,所以心里说服自己,把朝政还了。 这一次,皇帝刘恒带回来很多骑兵,而且,每一个人都挺皇帝的话,让大汉朝上下,现在一片平静。M.BowucHInA.coM